-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官(zhǎng guān)的意思:指担任高级职位的人,尤指军队中的上级领导。
城池(chéng chí)的意思:城池指的是城市的城墙和城门,引申为城市的防御力量和稳固程度。在成语中,城池常用来比喻一个人或组织的实力和能力。
踟蹰(chí chú)的意思:犹豫不决,迟疑不定
洞入(dòng rù)的意思:指洞穿、透入。
官司(guān si)的意思:指官府审理案件的过程,也泛指纠纷、争议。
光照(guāng zhào)的意思:指阳光照射,也比喻明亮、光明。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寥落(liáo luò)的意思:形容稀少、空旷、荒凉。
蛮音(mán yīn)的意思:指声音粗糙、刺耳,不悦耳的音调。
苗子(miáo zi)的意思:指事物的初步形态或初期状态,也可指事物的种子或潜力。
殊俗(shū sú)的意思:指与常规、传统习俗不同的行为或风格。
戍旗(shù qí)的意思:指军队在戍守边防时,高悬的旗帜。也比喻坚守阵地,不易被攻破。
仲秋(zhòng qiū)的意思:指农历八月十五日,也就是中秋节。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何景明的《镇远三首(其三)》描绘了一幅边疆小镇的静谧画面。"寥落古城池",寥寥几笔勾勒出古城的荒凉与寂静,夕阳余晖洒在"斜光照戍旗"上,增添了几分凄清与坚守的气息。接下来的"关临苗子砦,洞入长官司",通过"关"和"砦"、"洞"与"司"的描绘,展现出边地特有的军事要塞和少数民族聚居的特色。
"殊俗终难近,蛮音久易知",反映出诗人对异族风俗的好奇与理解,尽管文化差异显著,但通过长久的接触,已经能大致领会其语言。最后,诗人站在"暮江上",感叹时光流逝,"踟蹰"二字流露出淡淡的乡愁与对季节更迭的感慨,"又是仲秋时"点明了时间,中秋佳节的到来更添了几分思乡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疆小镇的风貌,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明朝时期边地生活的独特韵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