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衔落照秋仍丽,人对寒云意转閒。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参差(cēn cī)的意思:形容不齐整、不齐全的样子。
潺湲(chán yuán)的意思:形容水流声或声音轻柔、细腻。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福地(fú dì)的意思:福地是指有福气的地方,也可以指福气深厚的人。
佳气(jiā qì)的意思:指美好的气候或环境,也可用来形容好运或吉祥的气氛。
落照(luò zhào)的意思:指太阳落下来的光景,也用来形容太阳落山的景象。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三山(sān shān)的意思:形容事物数量多、庞大。
神君(shén jūn)的意思:指神明或神灵。
笙鹤(shēng hè)的意思:形容音乐美妙动听,像笙笛和鹤鸣一样悦耳动人。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岩峦(yán luán)的意思:形容山峰起伏、连绵不绝的样子。
夜深(yè shēn)的意思:指夜晚时间已经很深,表示时间已经很晚了。
指顾(zhǐ gù)的意思:指望、依靠。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登茅山三峰四首(其四)》描绘了东南地区的壮丽景色和登高所见的神仙意境。首句“东南佳气拥三山”展现了山川的灵秀之气,暗示着吉祥与神秘。次句“台殿参差指顾间”则描绘了山中宫殿错落有致,如在眼前。
“福地岩峦天下胜”赞美茅山为福地,其山势之美冠绝天下。接下来,“神君笙鹤夜深还”通过“神君”和“笙鹤”,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暗示夜晚仍有仙人活动的迹象。
“林衔落照秋仍丽”写出了秋天傍晚时分,阳光透过树林,景色依然绚丽。而“人对寒云意转閒”则表达了诗人面对此景,心境变得闲适宁静。
最后两句“晚下前峰明月起,更临幽涧弄潺湲”描绘了日落后,明亮的月光照亮前方山峰,诗人又来到幽静的溪涧边,聆听潺潺流水声,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静谧与诗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茅山的自然风光和神秘气息,同时也传达了诗人登高览胜后的闲适心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纪变
皇帝纪元年,嘉靖秋七月。
肓风白昼号,酣斗亘明发。
势从西北来,突过东南蹶。
一鼓江河翻,再簸海岳拔。
黄沙暗中原,白浪高观阙。
古树斩十围,夔罔逃百粤。
淮扬既澎湃,吴楚转突兀。
蚩尤掣长旗,天吴竖危发。
中宵抱屋柱,股栗不得歇。
二仪莽苍苍,色乱玄黄汨。
飞廉应南箕,崇鲧伏金钺。
神圣方膺图,地纪胡嵲屼。
元老满岩廊,燮理谅匪忽。
翻然万家邑,漂荡魂惝惚。
虬龙怒磨牙,何处收尔骨。
翘首叫帝阍,终思答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