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巢幕(cháo mù)的意思:指官员以职权为借口,滥用职权,以谋取私利。
春残(chūn cán)的意思:指春天快要结束,残余的春意。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都城(dū chéng)的意思:都城指的是国都或者首都。
沟壑(gōu hè)的意思:形容差距悬殊或分歧极大。
金粟(jīn sù)的意思:形容美好的品质或珍贵的财富。
君父(jūn fù)的意思:指君主和父亲,表示君主和父亲对人民和子女的关怀和爱护。
幕燕(mù yàn)的意思:指戏曲演出时,用幕布遮挡舞台,引申为隐藏真实意图或目的。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朔雪(shuò xuě)的意思:指初冬时节的第一场雪,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开始或开端。
徙薪(xǐ xīn)的意思:比喻做事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利益。
炎天(yán tiān)的意思:非常炎热的夏天
野树(yě shù)的意思:指生长在野外的树木,比喻不受束缚、不受拘束的人或事物。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中朝(zhōng cháo)的意思:指两国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可表示两国相互支持、相互帮助。
- 鉴赏
这首诗《闻变(其二)》是明代诗人陈邦彦在听到变故时所作。诗中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君父的忠诚。
首联“朔雪炎天尽帝臣,都城金粟亦因陈”,以“朔雪”与“炎天”对比,象征着国家经历了极端的冷暖变化,暗示了国家局势的动荡。同时,“金粟”比喻国库的富足,而“亦因陈”则表达了国库空虚的现状,反映出国家财政的严重危机。
颔联“不闻一矢能遗敌,敢谓中朝尚有人”,表达了对朝廷内部士气和能力的质疑。诗人认为,即使有一箭之力,也不能遗敌;更不敢说中朝还有能够力挽狂澜的人才。这反映了诗人对当时政治局面的悲观看法。
颈联“野树春残巢幕燕,鲜原日暮泣幽燐”,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悲壮的氛围。春天即将过去,燕子在巢中哀鸣,象征着国家的衰败;夕阳下,幽燐哭泣,暗喻国家的不幸和人民的苦难。
尾联“独凭沟壑酬君父,曾否当年悟徙薪”,表达了诗人对君父的忠诚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他愿意像古人那样,即使身处困境,也要为国家和君王尽忠,但又反思自己是否能像古人那样,早年就认识到国家的隐患,避免灾难的发生。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重,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忠诚的坚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山间南圃海棠花开
舍前舍后海棠红,碧轩宛宛连霞宫。
浮光弄景虽带雨,睡思醉貌空临风。
雷轻雾暗时过前,无处告诉杜老颠。
溪山深密春昼寂,花扑一涧飞来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