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入罗浮山径·其一》
《初入罗浮山径·其一》全文
明 / 欧必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路迂穷日夕,山近逼氤氲

策杖回青霭,披衣白云

苔痕深莫辨,树密色难分。

一过莲池上,泉声到处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策杖(cè zhàng)的意思:指引、引导

到处(dào chù)的意思:四处,各个地方

回青(huí qīng)的意思:恢复青春,恢复活力

莲池(lián chí)的意思:指美丽的莲花盛开的池塘,比喻美好的事物或环境。

披衣(pī yī)的意思:穿上衣服

青霭(qīng ǎi)的意思:形容山水或景色迷蒙、朦胧。

穷日(qióng rì)的意思:指生活贫困,日子过得艰难。

日夕(rì xī)的意思:日出和日落,表示时间的流逝。

苔痕(tái hén)的意思:指在石头或墙壁上长出的青苔,比喻事物经过长时间的沉淀留下的痕迹。

氤氲(yīn yūn)的意思:指烟雾、气体等在空气中弥漫蔓延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次踏入罗浮山径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禅意。首句“路迂穷日夕”,点明了山路蜿蜒曲折,直至日落西山,暗示了旅程的艰辛与漫长。接着,“山近逼氤氲”一句,以“逼”字生动地描绘出山气蒸腾、云雾缭绕的情景,仿佛山峦将云雾紧紧包裹,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策杖回青霭,披衣染白云”两句,通过动作描写进一步展现了登山的过程。诗人手持竹杖,穿行于青色的云雾之中,衣物似乎被周围的白云所浸染,既表现了登山的艰难,也突出了环境的清幽与纯净。这里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和亲近。

“苔痕深莫辨,树密色难分”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环境的细腻描绘。苔藓覆盖的地面难以分辨,树木密集,颜色交织在一起,难以区分。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山林的原始与野性,也暗示了探索未知世界的困难与挑战。

最后,“一过莲池上,泉声到处闻”两句,将视线转向了山径旁的莲花池塘与潺潺流水。诗人经过莲花池时,耳边传来了泉水流动的声音,这不仅是对自然之声的赞美,也是对生命之源的颂歌。整个画面在静谧中透露出生机与活力,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启示。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捕捉了初入罗浮山径时的独特体验,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

作者介绍

欧必元
朝代:明

欧必元(一五七三—一六四二),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猜你喜欢

观泉有感

阳城居晋鄙,薰德几千人。

我亦山林久,观泉愧我巾。

(0)

题画·其二

微月生西岭,清光日渐多。

直从圆处满,试问夜如何。

(0)

绣岭寿藏四景·其四后岭

岭兮如屏,孰为之绣。彼桃万株,厥亦惟旧。

山之苍苍,朝烟夕霞。千载武陵,非仙家邪。

(0)

徐用中寓松风阁诗以为问

舞雩何处问高坛,松阁春风晚带寒。

病起不须操几杖,诗成刚在凭阑干。

榻缘徐孺初教下,垆为王郎试索看。

我欲坐君听古调,隔墙还有玉千竿。

(0)

登滕王阁

望尽江湖极目天,滕王楼阁尚巍然。

云中帆影寒流外,雪后帘光夕照前。

它日赋曾倾客坐,何人游更挟飞仙。

庙堂远念诸公在,回首层霄北斗悬。

(0)

别后忆张元之

敝裘羸马未胜寒,近别其如数会难。

郢国书来心独切,江州衫在泪初乾。

月明西寺陪僧坐,天阔东楼挟客看。

忆昔不知今又昔,玉河风雪梦长安。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