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避世(bì shì)的意思:避开尘世繁忙的纷扰,远离尘嚣。
成居(chéng jū)的意思:指人们在某一领域或职位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且在该领域或职位上稳定地居于领先地位。
楚相(chǔ xiā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相貌或仪表非常出众,堪称美丽动人。
结庐(jié lú)的意思:搭建房屋;建造房屋。
可是(kě shì)的意思:表示转折、对比关系,用于引出不同于前面所说的事实、情况或观点。
琅琊(láng yá)的意思:琅琊是一个地名,意为美好的地方。在成语中,琅琊常用来形容气势恢宏、壮丽美好的景象。
六代(liù dài)的意思:指家族的六代人,也可泛指辈分。
偶成(ǒu chéng)的意思:偶然形成,意外得到。
蓬蒿(péng hāo)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样子,也形容人的头发茂盛。
墙东(qiáng dōng)的意思:指靠近墙壁的一侧,比喻保守、守旧、不开明的思想观念或态度。
秦川(qín chuān)的意思:秦川是指中国古代的秦地,是指秦朝的领土范围。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广阔的平原地区。
少作(shǎo zuò)的意思:少做事情,少说话,保持沉默。
相能(xiāng néng)的意思:相互配合,相互合作,能够互相发挥优势,共同达到目标。
一从(yī cóng)的意思:始终如一,毫不改变。
中郎(zhōng láng)的意思:指受宠爱的官员或被提拔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墙东小隐的生活状态与心境。诗人通过对比秦川与楚相的典故,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描述,展现了隐士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首联“家出琅琊六代馀,墙东避世偶成居”点明了隐士的出身背景和选择隐居的原因。琅琊是古代一个著名的文化之地,六代馀则暗示了家族的悠久历史。墙东避世,则是直接表达了隐士避开世俗纷扰,选择在墙东隐居的生活方式。
颔联“秦川少作中郎客,楚相能题孺仲书”运用了两个历史典故。秦川指的是秦朝的都城长安,中郎客可能是指汉代的中郎将,这里借指隐士曾经有过与世无争、游历四方的经历;楚相则是指战国时期的楚国宰相,孺仲书可能是指其子孺仲,这里可能寓意着隐士与历史名人的精神共鸣或向往。
颈联“自有蓬蒿深息鴳,一从濠濮久知鱼”进一步描绘了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蓬蒿深息鴳,意味着隐士如同鹌鹑一样,在自然的怀抱中自由呼吸,享受着宁静的生活。濠濮则是古代两个水名,常用来比喻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理想境界。久知鱼,可能暗喻隐士与自然界的生灵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系,仿佛与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默契。
尾联“地偏可是心曾远,凿涧开林好结庐”总结了隐士的心境与生活理想。地偏,即地理位置偏远,但心曾远,说明隐士的心境并未因此受限,反而更加开阔。凿涧开林好结庐,则表达了隐士对于自然环境的改造与利用,旨在创造一个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空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在自然中的生活状态和心灵世界,传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