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白梅诗·其三》
《白梅诗·其三》全文
清 / 释敬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寒雪一以霁,浮尘了不生。

偶从溪上过,忽见竹边明。

花冷方能洁,香多不损清。

谁堪宣净理,应感道人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道人(dào ren)的意思:道人指的是修行道德修养的人,也可以指道德高尚的人。

浮尘(fú chén)的意思:指世俗的纷扰、尘嚣、繁琐之事物。

了不(liǎo bù)的意思:表示事情已经完成或已经彻底了结,没有任何遗憾。

人情(rén qíng)的意思: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

谁堪(shuí kān)的意思: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物非常出色,使其他人难以胜任或媲美。

应感(yìng gǎn)的意思:指对某种情感或事物产生共鸣或感受。

竹边(zhú biān)的意思:指人的品质高尚纯洁,像竹子一样高洁无瑕。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僧人释敬安所作的《白梅诗》第三首,描绘了冬日雪后洁净清新的景象。首句"寒雪一以霁",写出了雪后的严寒天气突然放晴,积雪消融,使得大地一片清新。"浮尘了不生"进一步强调了雪后无尘的洁净环境。

"偶从溪上过,忽见竹边明",诗人漫步溪边,不经意间发现竹林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透露出一种静谧而生机盎然的气息。"花冷方能洁",梅花在寒冷中更加洁白无瑕,象征着坚韧和高洁的品质。"香多不损清",梅花的香气虽浓,却并不影响其本身的清香,反而增添了清雅之感。

最后两句"谁堪宣净理,应感道人情",诗人感慨这清冷洁净的景象,似乎在传达一种禅意,暗示只有心如止水、超脱世俗的人才能领悟其中的清净道理,表达了对道人(出家人)心境的赞美和共鸣。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白梅为载体,寓言了诗人对高洁品性的追求以及对禅宗清净世界的向往。

作者介绍
释敬安

释敬安
朝代:清

释敬安(1851-1912)近代爱国诗僧。俗名黄读山,字福馀,法名敬安,字寄禅,湖南湘潭县雁坪乡银湖塘人。少以孤贫出家,致力诗文,得王闿运指授,才思日进,入“碧湘诗社”。曾于宁波阿育王寺剜臂肉燃灯供佛,并烧二指使骈,自号八指头陀,曾任浙江天童寺方丈。辛亥革命后,当选为中华佛教总会会长,时湖南等地发生寺产纠纷,应众邀入京请愿,到京未达目的,即卒于法源寺。生平颇有诗名,殁后杨度为刻《八指头陀诗文集》。
猜你喜欢

感遇十首·其九

灵虬潜深渊,江湖任所逝。

常服易其初,风涛多滞泥。

哲人睹未形,愚者触机棙。

前途已云迷,回辙岂失计。

变化看浮云,失得塞翁谛。

祸福互为根,荣枯亦更递。

荷篑诚我师,深浅随揭厉。

(0)

拟曾晰莫春唱答歌六章·其六

望衡门兮日熹微。随杖履兮归来。

琴瑟在御兮且鼓且嬉。

世莫我知兮将上质乎皇羲。

(0)

拟曾晰莫春唱答歌六章·其三

物无心而成化兮觉天地之无私。

纷欣欣而茂育兮身亦游于化机。

人害匪徒兮地害匪宜。

(0)

拟曾晰莫春唱答歌六章·其一

风和煦兮水容与。偕童冠兮行蘧蘧。

万物得所兮吾亦乐吾初。

(0)

炖煌西

炖煌西,白骨撑。日月飞不进,鬼火欲与天争青。

朝行暮行不见影,鬼声西来落空井。

魑魅耶,魍魉耶,丛丛细草生枯骸。

枯骸欲歌人欲哭,炖煌之西且裹足。

(0)

春郊即目

漠漠平畴断复连,披蓑荷锸静耘田。

水添新绿今朝雨,山锁馀青昨夜烟。

食力自甘泥淖地,劳歌不唱别离天。

艰难久入明良鉴,饘粥天涯望有年。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