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发南山上,雨落北浮中。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咆哮(páo xiào)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激烈地吼叫。
霹雳(pī lì)的意思:形容声音极大、极响。
倏忽(shū hū)的意思:突然、迅速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威灵(wēi líng)的意思:指威严而庄重。
为身(wéi shēn)的意思:为了自己的利益或身体健康而不顾他人的感受或利益。
须臾(xū yú)的意思:极短的时间;片刻
霹雳火(pī lì huǒ)的意思:形容声音响亮、猛烈,如雷霆般迅猛。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雷雨的壮观景象,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威力与瞬息万变。首句“雷发南山上,雨落北浮中”以“发”和“落”两个动词,简洁有力地勾勒出雷声从南山发出,雨水在北方降落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动态的氛围。
接着,“雷惊霹雳火,雨激咆哮风”两句进一步渲染雷雨的震撼力。雷声伴随着霹雳和火焰般的光芒,雨点则在狂风的推动下激荡,形成了一幅雷电交加、风雨交加的画面,表现出自然界力量的雄浑与壮丽。
“倏忽威灵歇,须臾势乃穷”两句转折,描述了雷雨的短暂与瞬间性。雷雨的威力仿佛在一瞬间消散,其势头也很快达到尽头。这种快速变化的描绘,体现了自然界力量的不可预测性和瞬息万变的特点。
最后,“天地不能以,如女为身空”一句,将自然界的威力与人的渺小进行对比,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这里的“女”可能是指自然界中的某物,也可能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在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无力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雷雨现象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力量,还蕴含了对生命与宇宙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独特感悟和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何无咎二首
风涛潮汐未应虚,腹字那无径寸鱼。
海上老兵韦蠙褶,山中隐士竹翘书。
品泉石磴迎凉早,丸药春林坰露初。
婚嫁不关儿女累,却烦羔雁到庭除。
四壁图书自觉尊,不从人俗竞朝昏。
荒庭尚隐玄微子,素业应传洛诵孙。
农扈劝春同布谷,壸人争旦有清猿。
似闻椎髻能偕隐,操作常穿犊鼻裈。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