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礼 局 致 斋 宋 /宋 祁 枌 榆 秋 报 汉 家 坛 ,斋 誓 先 朝 令 不 刊 。抱 蕝 一 身 依 礼 署 ,饭 蔬 三 日 属 祠 官 。天 池 唳 鹤 惊 宵 滴 ,宫 堞 栖 乌 噪 暮 寒 。倦 枕 不 烦 神 栎 梦 ,有 人 无 用 亦 常 叹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刊(bù kān)的意思:不可攻破、不可侵犯、不可摧毁
不烦(bù fán)的意思:不烦意指心境宁静,不受外界干扰,不被困扰烦恼。
烦神(fán shén)的意思:指令人烦恼、心神不安。
饭蔬(fàn shū)的意思:指平常的饭菜、蔬菜,意味着平淡的生活。
汉家(hàn jiā)的意思:指中国人的家庭、国家或民族。
鹤惊(hè jīng)的意思:形容人或动物受到突然的惊吓而惊慌失措。
栖乌(qī wū)的意思:指栖息在乌鸦身上的寄生物,比喻依附在别人身上,生活无本领。
秋报(qiū bào)的意思:指人们秋天收获丰富,有好的报告、好的消息。
三日(sān rì)的意思:指短时间内,只有三天的时间。
祠官(cí guān)的意思:指封建时代以祭祀祖先为名义,实际上却滥用职权、贪污受贿的官员。
天池(tiān chí)的意思:指天空中的湖泊,形容湖泊辽阔壮丽。
无用(wú yòng)的意思:没有用处,没有价值,无效
先朝(xiān cháo)的意思:指在历史上先于当前朝代的时期或朝代。
一身(yī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具备了多种特质或才能。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 翻译
- 枌榆树在秋天宣告着汉家祭祀坛的存在,斋戒的誓言是前朝制定的,从未改变。
独自抱着祭器,遵循礼仪在官署中等待,连续三天吃素食,这是对祠官职责的要求。
夜晚,天池中的鹤鸣声惊动了露水,宫墙边的乌鸦在傍晚的寒意中嘈杂叫唤。
即使疲倦的枕头,也不需要借助神木做梦,因为人们常常感叹生活的无常和无奈。
- 注释
- 枌榆:古代的一种树木,象征着祭祀和古代文化。
斋誓:指祭祀前的斋戒誓言,表示虔诚和尊重。
抱蕝:怀抱祭器,古时祭祀仪式中的动作。
神栎:栎树,古人认为有神灵居住,这里可能象征梦境。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秋天进行祭祀活动的情景。开头两句“枌榆秋报汉家坛,斋誓先朝令不刊”表明了祭祀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对古代礼仪的尊重和遵守。"抱蕝一身依礼署"则写出了官员个人在准备过程中的庄重姿态,而"饭蔬三日属祠官"则显示出祭祀前的斋戒清淡。
中间两句“天池唳鹤惊宵滴,宫堞栖乌噪暮寒”通过对环境的描绘,传达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悲凉的情感。"倦枕不烦神栎梦"表明了官员虽然疲惫,但心中仍旧保持着对神灵的敬畏和清醒。
最后一句“有人无用亦常叹”则流露出诗人对某些人或事物无用的感慨和叹息,可能是在反思个人在职责上的努力与成就之间的关系。
整首诗通过对祭祀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示了古代官员对于礼制的尊重以及个人的精神状态,同时也流露出一丝个人情感的波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