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碑(cán bēi)的意思:指受到损坏或破坏的石碑或雕塑。也用来比喻已经衰败或失去威严的事物或人。
长杨(cháng yáng)的意思:长杨是指长时间的离别或分别。
落花(luò huā)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逝去或破灭,形容事物的悲凉或人的遭遇不幸。
埋没(mái mò)的意思:埋没意味着被掩埋、被忽视、被遗忘或被埋藏。指人才、事物等被埋没在大众之中,没有被充分发挥或被重视。
没落(mò luò)的意思:衰落、失去权势或地位
石城(shí chéng)的意思:石头建成的城堡,比喻坚固牢固的防御工事。
呜咽(wū yè)的意思:形容哭泣声音悲伤凄厉。
杨树(yáng shù)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事物的本质。
枕石(zhěn shí)的意思:指人们在困境中寻找支持和依靠。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访友,游览古迹的场景。首句“古庙空坛枕石城”,以“古庙”和“空坛”营造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而“枕石城”则暗示了庙宇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存,仿佛是历史与自然的交响乐章。接着,“残碑埋没落花平”一句,通过“残碑”与“落花”的对比,既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曾经的辉煌与现在的荒凉,形成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
“池边何代长杨树,呜咽寒涛作雨声。”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历史与自然交融的意境。长杨树的存在,不仅为古庙增添了几分生机,也让人联想到古代的繁荣景象。而“呜咽寒涛作雨声”则将自然界的声响与人的情感相融合,寒涛的呜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而雨声则增添了环境的凄美与宁静,营造出一种深邃而悠远的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庙、残碑、长杨树以及寒涛雨声的描写,构建了一个充满历史韵味和自然美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程之徒
堂堂王夫子,实为乡曲英。
十年游太学,冬雪而秋萤。
南宫掇异等,四海驰俊声。
未展霄汉志,忧患遽所丁。
自言程之徒,高论何峥嵘。
彬彬媚学子,鼓箧称诸生。
何必骛时文,但贵存其诚。
道义苟内充,爵禄必尔缨。
吾师昔如斯,草泽膺弓旌。
劝讲迩英阁,探颐多研精。
祝李乐其说,谈辨惟纵横。
仲子颇守常,归来自穷经。
一日贤诏下,折桂何芳馨。
先生遂荐之,横经阖闾城。
又欲荐祝子,可方古岩耕。
宜从布衣起,知足平搀抢。
贵公问其人,科举颇所更。
答言彼材豪,不肯循度程。
贵公闻之笑,何以取官荣。
推毂既未效,鼓枻归洞庭。
先生跻禁从,仲子亦飞腾。
召对趋九陛,一言帝心倾。
亟命迁京秩,训词人所惊。
庶可共学者,品题自师评。
李子独不偶,沿流出舒荆。
游谒公卿间,落寞无所成。
迩来贫且病,屏迹居四明。
自言已膏肓,无以保性灵。
我嗟师友义,此道久凋零。
寄言后学者,中庸当力行。
《程之徒》【宋·李正民】堂堂王夫子,实为乡曲英。十年游太学,冬雪而秋萤。南宫掇异等,四海驰俊声。未展霄汉志,忧患遽所丁。自言程之徒,高论何峥嵘。彬彬媚学子,鼓箧称诸生。何必骛时文,但贵存其诚。道义苟内充,爵禄必尔缨。吾师昔如斯,草泽膺弓旌。劝讲迩英阁,探颐多研精。祝李乐其说,谈辨惟纵横。仲子颇守常,归来自穷经。一日贤诏下,折桂何芳馨。先生遂荐之,横经阖闾城。又欲荐祝子,可方古岩耕。宜从布衣起,知足平搀抢。贵公问其人,科举颇所更。答言彼材豪,不肯循度程。贵公闻之笑,何以取官荣。推毂既未效,鼓枻归洞庭。先生跻禁从,仲子亦飞腾。召对趋九陛,一言帝心倾。亟命迁京秩,训词人所惊。庶可共学者,品题自师评。李子独不偶,沿流出舒荆。游谒公卿间,落寞无所成。迩来贫且病,屏迹居四明。自言已膏肓,无以保性灵。我嗟师友义,此道久凋零。寄言后学者,中庸当力行。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8267c67d10b678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