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乡子·其三》
《南乡子·其三》全文
清 / 毛奇龄   形式: 词  词牌: 南乡子

赛起祠丛。木棉花发野椒红记得丁郎山下路

铜鼓。九孔红螺扇遮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发野(fā yě)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放荡不羁、不受拘束。

红螺(hóng luó)的意思:形容人的脸色红润如螺旋。

记得(jì de)的意思:保持记忆,不忘记。

椒红(jiāo hóng)的意思:形容颜色鲜艳如椒红色。

棉花(mián huā)的意思:指某人言行温和、善良、仁慈,或形容某事物柔软、舒适。

木棉(mù miá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外表华丽,内在空虚。

铜鼓(tóng gǔ)的意思:指古代用铜制成的鼓,比喻有声势,却无实际作用的东西。

下路(xià lù)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一支队伍处于败势或劣势。

木棉花(mù mián huā)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气质像木棉花一样美丽、纯洁。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民俗风情画面。"赛起祠丛"可能指的是祭祀活动在茂密的树林中举行,显示出当地的文化传统。"木棉花发野椒红"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木棉花盛开,野椒也呈现出鲜艳的红色,色彩鲜明,富有生机。

"记得丁郎山下路"唤起了词人的回忆,丁郎山下的道路,可能是词人曾经游历过的地方,承载着他的情感记忆。"敲铜鼓"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热闹气氛,铜鼓声回荡,增添了乡土气息。

"九孔红螺扇遮舞"则描绘了舞蹈者的装扮,红螺制成的扇子作为道具,既美观又具有地方特色,舞者们在热烈的气氛中翩翩起舞,展现出民间艺术的魅力。

整体来看,这首《南乡子·其三》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初江南乡村的民俗生活和独特的文化景观,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作者介绍
毛奇龄

毛奇龄
朝代:清   字:大可   号:秋晴   籍贯: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   生辰:1623—1716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弟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杭州)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猜你喜欢

怀沅州五友五首·其一竹

劲节虚心独耐看,霜台三载伴清欢。

今朝朔北遥相忆,谁与萧萧共岁寒。

(0)

重题五友五首·其一竹

长日无风亦自清,疏篁况复满秋声。

几回睡醒窗前月,疑是瑶阶佩玉鸣。

(0)

黔阳山中十首·其七

宦情不改读书情,閒爱山林兴致清。

随意时时写佳句,却嫌行处有虚名。

(0)

出汉口五首·其五

人家楼阁枕江烟,江上危樯泊万船。

欲问当年无故老,青山依旧水连天。

(0)

舟中杂兴柬韩克和刘自牧王尚文宋广文十八首·其四

万家城郭通州市,十里帆樯潞水船。

清晓登舻望京国,凤凰楼阁五云边。

(0)

凯旋诗·其六

圣皇除暴在安民,神武由来合至仁。

纳款绥降宽大罚,尽令生育在阳春。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