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母》
《忆母》全文
明 / 殷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底事别离苦,忽当贫贱年

晨昏三载隔,梦寐五更连。

老泪寒灯下,愁容暗镜前。

此冤无乃酷,焉得问高天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别离(bié lí)的意思:离别,分别

晨昏(chén hūn)的意思:指天明和天黑的时候。

愁容(chóu róng)的意思:指面容憔悴、忧愁的表情。

底事(dǐ shì)的意思:底事指底细、真相、内情。表示了解事情的真相或内幕。

高天(gāo tiān)的意思:指极高的天空,也用来表示极高的位置或程度。

寒灯(hán dēng)的意思:指夜晚孤灯照明,比喻默默奋斗、艰苦学习。

贱年(jiàn nián)的意思:指年份不好,运势不佳的一年。

离苦(lí kǔ)的意思:摆脱痛苦,解脱困境

梦寐(mèng mèi)的意思:梦寐是指在梦中或者在睡眠中的时候都在想着某个人或者某个事情。

贫贱(pín jiàn)的意思:形容贫穷和贱贫的状态。

事别(shì bié)的意思:别做无谓的事情;不要多管闲事

五更(wǔ gēng)的意思:指天亮前的最后一刻,也指深夜。

无乃(wú nǎi)的意思:表示事情的结果出乎意料,与预期相反。

鉴赏

这首诗名为《忆母》,是明代诗人殷奎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以及在贫贱之年与母亲分离的痛苦。诗人通过“底事别离苦”开篇,直接点出离别之痛,紧接着“忽当贫贱年”一句,暗示了这种痛苦发生在生活困顿之时,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晨昏三载隔,梦寐五更连。”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母亲相隔三年,只能在梦中相见的情景。晨昏与梦寐的对比,突出了现实与梦境之间的强烈反差,强化了思念的深切与无奈。

“老泪寒灯下,愁容暗镜前。”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思念母亲时的内心状态。在寒冷的灯光下,诗人的眼泪如断线珍珠般落下;对着镜子,他愁容满面,映照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这一场景的描写,生动地刻画了诗人思念母亲时的凄凉心境。

最后,“此冤无乃酷,焉得问高天。”诗人感叹这种痛苦仿佛是一种冤屈,难以承受,却又无处诉说,只能向苍天发出疑问。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命运不公的无奈与抗争,同时也流露出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爱意。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细腻的描写,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以及在贫困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痛苦与无奈。

作者介绍

殷奎
朝代:明   字:孝章   号:强斋   籍贯:苏州府昆山

苏州府昆山人,字孝章,一字孝伯,号强斋。少从杨维桢习《春秋》。博学精审,勤于纂述。洪武初曾任咸阳教谕。念母致疾而卒,年四十六。门人私谥文懿先生。有《道学统系图》、《强斋集》、《陕西图经》、《关中名胜集》、《昆山志》、《咸阳志》。
猜你喜欢

南陔五章二章章八句三章章四句

陟彼南陔,有风惟薰。曷念劬劳,华发盈巾。

彼发之华,尚可剪也。嗟嗟吾亲,不可见也。

陟彼南陔,其薰远兮。慨我功名,今亦晚兮。

功名之晚,尚可为也。嗟嗟吾亲,不可追也。

彼居之子,庭闱休休。爱日之念,胡弗省修。

瞻彼禽鸟,亦哺其母。养而弗驩,于孝奚取。

敬尔身矣,怿其亲矣。逮其暮矣,云何吁矣。

(0)

楼枢密过华山浩然有念古慕希夷之心谨用韵作二诗以箴之·其二

且说高皇宽法律,从他汉武好神仙。

关中脱使闹如鼎,自屏山樊能安然。

(0)

十月初梦寄良嗣诗三句云相思一载馀身随云共远梦与汝同居觉而足之

武昌分别处,江岸倚篮舆。

对饮三杯后,相思一载馀。

身随云共远,梦与汝同居。

何日秋风夜,灯窗听读书。

(0)

就寝

夜坐苍颜得酒红,困来头重触屏风。

径趋布被灯花落,梦在春寒细雨中。

(0)

客夜霜寒

晓寒欺客入疏窗,梦破江南一夜霜。

可但山林小摇落,树头无叶可飞黄。

(0)

即事

梅子垂垂傍短墙,淡烟微雨暗池塘。

年来自觉伤春甚,览镜欷歔泪数行。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