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借韵自赋一首用呈诸公》
《又借韵自赋一首用呈诸公》全文
明 / 祝允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才到炎方便忆还,空歌游子剑前颜。

穷秋阳鸟遵遥渚,短景浮云故山

开被放衙星未没,推窗观海日将攀。

诸公总是蓝田璧,不弃他山老石顽。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弃(bù qì)的意思:不离弃,不抛弃,不放弃。

短景(duǎn jǐng)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但时间短暂。

放衙(fàng yá)的意思:指官员放下威严、虚心听取民众的意见和建议。

方便(fāng biàn)的意思:便利,容易操作或使用的状态或条件。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故山(gù shān)的意思:指离开家乡、远离故乡的感受,也可以用来形容思乡之情。

观海(guān hǎi)的意思:观察大海,比喻眺望远方或事物的发展变化。

海日(hǎi rì)的意思:海洋中的太阳,比喻非常辽阔的海洋或者无边无际的事物。

蓝田(lán tián)的意思:指农田的颜色为蓝色,比喻富饶的田地。

穷秋(qióng qiū)的意思:形容秋季枯燥贫乏、无味无趣。

秋阳(qiū yáng)的意思:秋天的阳光。

他山(tā shān)的意思:指别人的经验和见解,可以作为自己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炎方(yán fāng)的意思:炎方是指火热的地方,也可引申为形势严峻、局势火爆的地方。

阳鸟(yáng niǎo)的意思:指晨曦中的鸟儿,比喻希望或光明。

诸公(zhū gōng)的意思:指众多的人,多用于称呼群体中的人们。

总是(zǒng shì)的意思:始终如一,一直都是这样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祝允明所作,题为《又借韵自赋一首用呈诸公》。诗人以秋天的景色和游子的思绪为背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朋友的敬仰之情。

首句“才到炎方便忆还”,写出了诗人刚到炎热之地就思念起家乡,流露出深深的思乡之情。接着,“空歌游子剑前颜”描绘了游子持剑远行的画面,歌声虽空洞,却寄托着壮志和无奈。

“穷秋阳鸟遵遥渚,短景浮云出故山”两句,通过描绘秋天傍晚,阳鸟在远处的水洲飞翔,夕阳映照下浮云缭绕于故乡山峦,营造出一种凄美而怀旧的意境。

“开被放衙星未没,推窗观海日将攀”写诗人夜晚打开被褥,望着还未落下的星辰,想象着次日海边的日出,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两句“诸公总是蓝田璧,不弃他山老石顽”运用比喻,将朋友们比作珍贵的蓝田美玉,表达对他们才华出众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他们即使身处他乡,依然保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有个人的游子情怀,又有对朋友的赞赏,展现了祝允明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祝允明

祝允明
朝代:明   号:枝山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460—1527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猜你喜欢

立秋日题安昌寺北山亭

楼观倚长霄,登攀及霁朝。

高如石门顶,胜拟赤城标。

天路云虹近,人寰气象遥。

山围伯禹庙,江落伍胥潮。

徂暑迎秋薄,凉风是日飘。

果林馀苦李,萍水覆甘蕉。

览古嗟夷漫,凌空爱泬寥。

更闻金刹下,钟梵晚萧萧。

(0)

故程将军妻南阳郡夫人樊氏挽歌

德配程休甫,名高鲁季姜。

宠荣苍玉佩,宴梦郁金堂。

白日期偕老,幽泉忽悼亡。

国风犹在咏,江汉近南阳。

(0)

上行杯·其一

草草离亭鞍马,从远道,此地分襟。

燕宋秦吴千万里,无辞一醉。野棠开,江草湿。

伫立,沾泣,征骑骎骎。

(0)

自江华之衡阳途中作

孤棹迟迟怅有违,沿湘数日逗晴晖。

人生随分为忧喜,回雁峰南是北归。

(0)

吐蕃别馆月夜

三五穷荒月,还应照北堂。

回身向暗卧,不忍见圆光。

(0)

三让月成魄

为礼依天象,周旋逐月成。

教人三让美,为客一宵生。

初进轮犹暗,终辞影渐明。

幸陪宾主位,取舍任亏盈。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