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崔公度家风琴八首·其六》
《和崔公度家风琴八首·其六》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风来风去岂尝要,随分铿锵寂寥

不似人间钟磬从来文饰今朝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寂寥(jì liáo)的意思:寂寥指的是孤独、冷清、寂寞无人的状态。

今朝(jīn zhāo)的意思:指现在、此时此刻。

铿锵(kēng qiāng)的意思:形容声音响亮、有力。

来文(lái wén)的意思:指接收到的信函、文书等。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随分(suí fēn)的意思:形容程度很高,非常之多

文饰(wén shì)的意思:指用华丽的辞藻和修饰来装饰文字或言辞,以掩饰真相或夸大事实。

钟磬(zhōng qìng)的意思:比喻音乐和声音的美妙动听。

翻译
风儿来了又去,何曾需要它的陪伴?
它顺应自然,无论喧闹还是寂静都能发出响亮的声音。
注释
风来风去:形容风的自由自在,无常。
岂尝要:何曾需要。
随分:顺应,随着。
铿锵:声音响亮有力。
寂寥:寂静无声。
不似:不像。
人间:人世间。
古钟磬:古代的钟和磬,象征古老的器物。
文饰:装饰或修饰。
今朝:现在,当今。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名为《和崔公度家风琴八首(其六)》。诗中通过对比古今之音,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真挚声音的赞美,以及对人间过分装饰事物的批评。

首句“风来风去岂尝要”,意指风自自然而来,不受外界干扰,无需刻意追求。这句话传递出一种顺其自然、不加雕琢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随分铿锵与寂寥”,则描绘了风声与自然界其他声音和谐共存,既有响亮的铿锵之音,也有平静的寂寥之感。这里体现的是一种自然和谐的美。

第三句“不似人间古钟磬”,通过对比古代的人造乐器与自然声音的差异,表达了作者对于人工装饰过度的批评。古钟磬虽美,但已经被人类赋予了太多的文化意义和修饰。

最后一句“从来文饰到今朝”,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装饰、修饰自古至今一直存在,暗含着对现代社会过分追求物质华丽的反思。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王安石对于自然美与人造美的深刻理解,也透露出他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批判。通过这短短四句,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宁静与对真挚之美的追求。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田舍二首·其二

桀溺长沮振古豪,不能历聘遂深逃。

獾郎一肚皮周礼,浪说求田意最高。

(0)

七十九吟十首·其四

多作恶诗供世笑,晚持孤论谁予同。

才名压倒豁□老,官职火迫乖崖翁。

(0)

浣溪沙·其四

谁把幽香透骨薰。韵高全似玉楼人。

几时劝酒不深颦。

竹里绝怜闲体态,月边无限好精神。

一枝斜插坐生春。

(0)

游清潭吕资益蟠谷十绝·其四初秋

老子垂垂秋露下,九月空山天气寒。

黄花剩开且勿剪,留得一秋烟雨看。

(0)

抛离火宅三千指,屏去门兵十万家。

(0)

遗镜

亲去镜亦去,镜还亲不还。

从今磨积垢,终不对慈颜。

明月挂台上,白云生匣间。

洪恩何以报,羞见鬓毛斑。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