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寂寥(jì liáo)的意思:寂寥指的是孤独、冷清、寂寞无人的状态。
今朝(jīn zhāo)的意思:指现在、此时此刻。
铿锵(kēng qiāng)的意思:形容声音响亮、有力。
来文(lái wén)的意思:指接收到的信函、文书等。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随分(suí fēn)的意思:形容程度很高,非常之多
文饰(wén shì)的意思:指用华丽的辞藻和修饰来装饰文字或言辞,以掩饰真相或夸大事实。
钟磬(zhōng qìng)的意思:比喻音乐和声音的美妙动听。
- 翻译
- 风儿来了又去,何曾需要它的陪伴?
它顺应自然,无论喧闹还是寂静都能发出响亮的声音。
- 注释
- 风来风去:形容风的自由自在,无常。
岂尝要:何曾需要。
随分:顺应,随着。
铿锵:声音响亮有力。
寂寥:寂静无声。
不似:不像。
人间:人世间。
古钟磬:古代的钟和磬,象征古老的器物。
文饰:装饰或修饰。
今朝:现在,当今。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名为《和崔公度家风琴八首(其六)》。诗中通过对比古今之音,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真挚声音的赞美,以及对人间过分装饰事物的批评。
首句“风来风去岂尝要”,意指风自自然而来,不受外界干扰,无需刻意追求。这句话传递出一种顺其自然、不加雕琢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随分铿锵与寂寥”,则描绘了风声与自然界其他声音和谐共存,既有响亮的铿锵之音,也有平静的寂寥之感。这里体现的是一种自然和谐的美。
第三句“不似人间古钟磬”,通过对比古代的人造乐器与自然声音的差异,表达了作者对于人工装饰过度的批评。古钟磬虽美,但已经被人类赋予了太多的文化意义和修饰。
最后一句“从来文饰到今朝”,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装饰、修饰自古至今一直存在,暗含着对现代社会过分追求物质华丽的反思。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王安石对于自然美与人造美的深刻理解,也透露出他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批判。通过这短短四句,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宁静与对真挚之美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