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渡河(dù hé)的意思:渡河是指过河,也可引申为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或突破障碍。
汉军(hàn jūn)的意思:指汉朝时期的军队,也用来形容强大的军队或壮丽的战斗场面。
鸿门(hóng mén)的意思:指陷害别人,暗中设下圈套,使其无法自拔。
可奈(kě nài)的意思:无法可奈、无可奈何
奈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逃避的局面或境遇。
四面(sì miàn)的意思:指四个方向,表示周围无处可逃或四面受敌的困境。
亭长(tíng cháng)的意思:指掌管亭子的人,比喻负责某个地方或事务的人。
无劳(wú láo)的意思:指不需要劳动、付出辛苦就能达到目的或得到好处。
乌江(wū jiāng)的意思:指黑暗、险恶或困难的境地。
骓马(zhuī mǎ)的意思:指马匹的品质优良,体态健美,行动敏捷。
- 鉴赏
这首诗《项王》由清代诗人汪绍焻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项羽的描绘,展现了其英雄末路的悲壮与无奈。
首句“骓马虞兮可奈何”,借用《垓下歌》中的典故,以骓马和虞姬的形象,表达了项羽面对失败时的无助与哀伤。骓马是项羽的战马,虞姬则是他的爱妾,这两者都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今却面临失去,这种情感上的痛苦难以言表。
次句“汉军四面楚人歌”,引用了《史记·项羽本纪》中的故事,描述了汉军包围楚地,四面唱起楚歌的情景。这不仅象征着项羽的孤立无援,也暗示了他即将面临的败局。楚歌在古代常被视为故乡之音,此处用以反衬出项羽身在异乡、背井离乡的凄凉境遇。
第三句“乌江耻学鸿门遁”,借用了另一个历史典故,指的是项羽在乌江边拒绝渡江逃亡,不愿像刘邦那样选择苟且偷生。项羽认为自己不应如此轻易放弃,体现了他作为英雄的尊严与坚持。这一行为虽彰显了项羽的气节,但也预示了他的悲剧结局。
最后一句“亭长无劳劝渡河”,则通过乌江亭长的劝说,进一步强调了项羽的决绝。亭长本意是好心劝说项羽过河,但项羽的坚定意志使得这一劝告变得多余。这句话既是对项羽性格的刻画,也是对历史命运的一种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历史事件的巧妙引用,展现了项羽这位历史人物的复杂内心世界和悲剧命运,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英雄末路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