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筵觥罚宁甘受,隔壁钗声想暗闻。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石 秀 叔 慈 云 避 席 自 解 宋 /陈 著 幽 居 便 合 洗 城 氛 ,清 隐 如 何 及 妓 裙 。横 浦 名 为 交 佛 日 ,眉 山 老 自 爱 朝 云 。逃 筵 觥 罚 宁 甘 受 ,隔 壁 钗 声 想 暗 闻 。色 即 是 空 曾 记 否 ,饶 君 百 喙 亦 难 文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喙(bǎi huì)的意思:形容说话非常多,嘴巴非常贫嘴。
佛日(fó rì)的意思:指佛的日子,也指佛教徒的节日。
隔壁(gé bì)的意思:指相邻的地方或位置。
即是(jí shì)的意思:即刻就是,马上就是。
眉山(méi shān)的意思:指眉毛像山一样高耸,形容眉毛修长而美丽。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洗城(xǐ chéng)的意思:用水冲洗城墙。比喻用强烈的言辞批评、揭露或打击某人或某事物。
幽居(yōu jū)的意思:指安静、清幽的居住环境,也可引申为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
自爱(zì ài)的意思:自己爱护自己,自重自爱。
- 翻译
- 在僻静的住所就应该远离尘世的纷扰,怎比得上妓女的生活繁华。
横浦这个名字源于与佛日相交,而眉山老人却独爱早晨的云彩。
宁愿逃避酒宴上的罚酒,也不愿听到隔壁女子的钗声,那声音仿佛就在耳边。
你是否还记得色即是空的道理?纵使有再多的理由也无法改变这一事实。
- 注释
- 幽居:僻静的住所。
洗城氛:远离尘世的纷扰。
清隐:清静隐居。
妓裙:妓女的生活。
横浦:地名,可能有佛教意义。
交佛日:与佛日相交。
眉山:地名,可能代指某人。
朝云:早晨的云彩,常用来比喻美女。
逃筵:逃避酒宴。
觥罚:罚酒。
隔壁:邻近。
钗声:女子的钗饰声。
色即是空:佛教教义,认为世间的一切物质都是虚幻的。
饶君:纵使你。
百喙:众多的理由。
难文:难以辩解。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次韵石秀叔慈云避席自解》,通过对石秀叔选择幽居以远离尘世喧嚣的描绘,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淡然态度。首句“幽居便合洗城氛”直接赞美了这种隐逸生活能够洗涤城市的纷扰,第二句“清隐如何及妓裙”则通过对比,暗示了石秀叔的选择远胜过追求浮华的生活方式。
接着,“横浦名为交佛日,眉山老自爱朝云”两句,运用典故,将石秀叔比作横浦(地名)的佛日,以及眉山(地名)的老者,他们各自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享受着内心的宁静。“逃筵觥罚宁甘受”一句,写石秀叔宁愿避开宴饮中的罚酒,也坚守自我,不愿随波逐流。
最后,“隔壁钗声想暗闻”描绘出一种微妙的场景,即使身处静处,也能感受到外界的些许世俗气息,但诗人并未因此而动摇,反而用“色即是空曾记否”来提醒自己,要保持超脱的心境,即使面对再多的诱惑也无法动摇其信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既赞扬了石秀叔的清高品格,又寓含了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张阳扶佐庄使君幕校士河南
富儿重安居,贫士轻远游。
衣食苟不充,奔迸宁得休?
前年游稷下,将母住齐州。
母卒始归葬,暂一省林邱。
本无置锥地,故乡安可留?
今当涉河洛,但为妻子谋。
出门瞰春光,碧草千里愁。
故人重话别,清酒持满瓯。
洛中何郁郁,龙门带伊流。
圣贤生其间,遗迹应独求。
行行蹑中岳,崇高物象收。
素襟谅宏达,登览旷悠悠。
使君方爱才,重士千金酬。
士声嗟已靡,古道少复由。
虽不当其位,可以佐旁搜。
所贵在明义,坎壈岂足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