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衰不戒得,有如圣言何。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倒行(dǎo xíng)的意思:指行进方向与正常相反。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胡不(hú bù)的意思:表示没有不可以,无论什么都可以做到。
明烛(míng zhú)的意思:明亮的蜡烛,比喻明智、聪明。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师旷(shī kuàng)的意思:形容学问浅薄,知识贫乏。
有如(yǒu rú)的意思:形容某物或某人与另一物或另一人非常相似或相仿,如同一样。
整驾(zhěng jià)的意思:整个车队
琢磨(zuó mo)的意思:琢磨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思考、探索和思索的过程。它表示经过深入思考和研究后获得的理解和洞察力。
- 翻译
- 天色渐晚路途遥远,行人倒退者众多。
为何不手持明亮的蜡烛,整顿车马翻越前方山坡。
年纪已老却不加警惕,这如何能遵循圣贤教诲。
晋平公已是七十岁的老人,师旷仍不断学习精进。
- 注释
- 日暮:傍晚。
道远:道路遥远。
纷纷:众多。
倒行:倒退行走。
胡:为什么。
秉:持。
明烛:明亮的蜡烛。
整驾:整顿车马。
既衰:年老。
戒:警惕。
得:能够。
圣言:圣贤的教诲。
平公:晋平公。
七十翁:七十岁的老人。
师旷:古代著名乐师。
犹:仍然。
琢磨:学习、磨炼。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镈的作品,属于《杂兴三十九首》的第四首。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与人生哲理的诗作。
"日暮前道远,纷纷倒行多"这一句描绘出行者在黄昏时分面对长途跋涉的情景。"胡不秉明烛,整驾历前坡"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手持灯烛,整顿马车继续前进的愿望。这里“明烛”象征着智慧与光明,“前坡”则可能指代人生旅途中的艰难险阻。
接下来的两句"既衰不戒得,有如圣言何"表达了诗人对于已经过去而自己未能警醒以避免的错误或过失的反思。这里“既衰”意味着时间已逝,“不戒得”则是指没有从中吸取教训,而“有如圣言何”则是在询问,既然古圣先贤的话语如此深刻,为何自己却不能领悟并实践。
最后两句"平公七十翁,师旷犹琢磨"则是诗人对于年老仍在学习、不断追求的精神态度的赞扬。“平公”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位德高望重之人,“七十翁”形容其年迈之龄,而“师旷犹琢磨”则表明即使是年龄远超过普通人的学者也仍在不断地学习和打磨自己。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与对他人高尚品格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态度和精神追求的深刻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出城至太平将见熊伯通
两松辟为门,前见青山横。
坡陀若相接,宛转疑有情。
日出鸟呼乐,春归林翠明。
问我何所往,行当造殊庭。
紫微有仙客,住在泉石清。
咫尺久不觌,渺如隔蓬瀛。
今将往见之,先已耳目醒。
愿闻直截义,庶使正觉成。
纷纷焉足道,无使一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