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报国(bào guó)的意思:为国家贡献力量,为国家做出奉献。
遍身(biàn shēn)的意思:遍及全身,形容某种感觉或情况充满全身。
赤心(chì xīn)的意思:指心地纯正、忠诚无私。
出奇(chū qí)的意思:
[释义]
(形)特别,不平常。
[构成]
动宾式:出|奇
[例句]
这件事很出奇。(作谓语)出奇制胜。(作状语)
[反义]
平常存全(cún quán)的意思:指保全、保存完整。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弟兄(dì xiōng)的意思:弟兄指的是兄弟之间的亲情关系,也可泛指亲密的朋友关系。
兜鍪(dōu móu)的意思:形容人们争斗或战斗时头盔相撞的声音,也用来比喻争斗或激烈竞争的情况。
独向(dú xiàng)的意思:独自朝着某个方向前进或行动。
遁逃(dùn táo)的意思:指逃避、逃脱。
盖世(gài shì)的意思:超越一切,无人可比
国是(guó shì)的意思:国家的根本大计或国家的基本方针政策。
六韬(liù tāo)的意思:指六种策略或战术,用以指导军事行动。
龙门(lóng mén)的意思:指高门槛、高难度的考试或选拔机会,也可指突破重重困难、获得成功的机会。
名高(míng gāo)的意思:声誉很高,名望显赫。
深山(shēn shān)的意思:指远离尘嚣、人迹罕至的山区。
时制(shí zhì)的意思:
(1).指时节和制度。《诗·鄘风·定之方中序》:“ 文公 徙居 楚丘 ,始建城市而营宫室,得其时制,百姓説之,国家殷富焉。” 孔颖达 疏:“既得其时节,又得其制度。”
(2).指当时的制度。 清 陈天华 《中国革命史论》第二章第一节:“他若 郑 人游於乡校,以詆毁时政,时制毫不禁之。”
(3).时令;季节。《孙子·计篇》:“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俞樾 《俞楼杂纂·著书馀料·<孙子·计篇>》:“时制,当读为时节。‘节’与‘制’一声之转。《国语·晋语》:‘夫祀,国之大节也。’ 韦 注:‘节,制也。’是其义亦相通。”
(4).谓送终之物需每一季度都有所添置。《礼记·王制》:“六十岁制,七十时制,八十月制,九十日脩。” 孙希旦 集解:“岁制者,谓送死之具,於每岁有所制也;时制,於每时有所制也;月制,於每月有所制也。六十已衰,始制为送死之具;至七十、八十,而所制弥备;至九十,又於所制者曰脩也。”后以“时制”借指七十岁。《周书·儒林传·沉重》:“ 建德 末, 重 自以入朝既久,且年过时制,表请还 梁 。”
(5).当代流行的文章体例。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古文公式》:“但 汪氏 不知文用古法,而公式必遵时制。”师旅(shī lǚ)的意思:指军队出征或师徒结伴而行。
世名(shì míng)的意思:指世界闻名,名声在外。
英豪(yīng háo)的意思:指英勇的豪杰,形容英雄的气概和品质。
远遁(yuǎn dùn)的意思:远离尘嚣,逃离困扰
制帅(zhì shuài)的意思:指能够制约和控制权势者,使其不能为所欲为。
赤心报国(chì xīn bào guó)的意思:指心怀赤诚,全心全意为国家效力。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英勇的将领,他以《六韬》为指导,忠诚地为国家效力,展现出非凡的勇气与智慧。诗中提到的“遍身胆在存全蜀”,形象地展现了这位将领的勇敢和坚定,即使面临重重困难,也始终坚守职责,保护蜀地的安全。而“盖世名高慑短曹”则赞扬了他在战场上的威名,能够震慑敌军,显示出他的卓越军事才能。
接着,诗人通过“鸡堡出奇师旅没,龙门尽锐弟兄劳”这两句,描述了这位将领在战斗中的策略与牺牲。鸡堡一役,他运用奇策,但士兵们却因此付出巨大代价;龙门之战,他调动精锐部队,兄弟们为此辛劳。这不仅体现了战争的残酷,也彰显了将领对国家和战友的深厚情感。
最后,“当时制帅犹多计,独向深山远遁逃”两句,可能是在感叹将领在面对困境时,尽管有多种策略可用,最终却选择了独自退入深山,远离战场。这种选择或许是为了保存实力,或是为了寻找新的战略机会,但也可能蕴含着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将领的英勇事迹和复杂心理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激烈与残酷,同时也表达了对英雄主义的颂扬和对和平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