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海行杂感·其十三》
《海行杂感·其十三》全文
清 / 黄遵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盖海旌旗辟道开,巨轮擘浪炮鸣雷。

西人柄酌东人酒,长记通盟第一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辟道(pì dào)的意思:指开辟出一条道路,以便通行。

第一(dì yī)的意思:指排名第一,最高的,第一个。

东人(dōng rén)的意思:指东方的人,也可指东方的文化、风俗。多用来形容东方人的聪明、机智、智慧。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巨轮(jù lún)的意思:形容事物庞大,威力巨大,也可比喻重要的组成部分。

西人(xī rén)的意思:指外国人,特指西方国家的人。

一回(yī huí)的意思:一次,一次性

鉴赏

此诗《海行杂感(其十三)》由晚清诗人黄遵宪所作,描绘了海上航行的壮观景象与国际交往的历史瞬间。

首句“盖海旌旗辟道开”,以“盖海”形容海面之广袤,旌旗飘扬,仿佛在开辟航路,展现出航海者的豪迈气概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

次句“巨轮擘浪炮鸣雷”,形象地描绘了大型船只破浪前行的场景,炮声如雷,既体现了军事力量的强大,也象征着国家实力的彰显。

第三句“西人柄酌东人酒”,巧妙地运用了“柄酌”这一动作,形象地描述了西方国家在国际交往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情景,暗示了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影响。

最后一句“长记通盟第一回”,点明了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第一次国际联盟会议的回忆,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记忆和对国际合作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历史背景的融入,展现了晚清时期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所处的地位和面临的挑战,以及诗人对于国家发展和国际合作的深思。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
朝代:清   字:公度   籍贯:汉族客家   生辰: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猜你喜欢

送丁太仆维南

国朝崇马政,考牧得才良。

群厩龙媒盛,郊原苜蓿香。

房星常炳焕,天驷自煇煌。

太史书成绩,千年著耿光。

(0)

藏杏为医者赋

一坞千株杏,春来喜著花。

托根真得所,生意自无涯。

鸐背沾红雨,莺声隔綵霞。

几时林下去,相对饭胡麻。

(0)

和莫明德新居韵二首·其一

涉世情何苦,幽居兴独忺。

梅花经雪瘦,橄榄着霜甜。

石径羊肠小,云峰马耳尖。

杜门无一事,诗思定来添。

(0)

正月十九日至北京即事偶成八首·其二

皇风被海宇,人物咸熙熙。

藩维重方召,廊庙尽皋夔。

麟凤在郊薮,贞符协明时。

词臣司制作,盛治形歌诗。

(0)

正月十五晚在济宁发舟至开河驿偶成

扁舟溯长河,淡淡暝烟生。

野水渺无际,凫雁泛春声。

须臾华月上,川光生夜明。

摇摇泛星采,万顷玻璃平。

如坐玉壶中,毛发亦含清。

旷景与心合,孰识此时情。

(0)

范增冢

鸿门宴方酣,貔虎眼中睡。

沛公脱身遁,楚计已先懈。

徒然咍竖子,玉斗风前碎。

曲逆六出奇,喜已中机会。

乞身遽先归,疾势日危殆。

自恨失沛公,纵死恨犹在。

古冢彭城南,阅历经几代。

宝剑閟泉扃,夜夜发光怪。

妖胡来睥睨,盗取恣一快。

厚葬古所讥,斯足为鉴戒。

峨峨戏马台,适与兹冢对。

我来闲登临,怀古增慷慨。

英魂不可招,又乏椒浆酹。

长歌下山去,悲风起松桧。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