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如归亭》
《如归亭》全文
宋 / 章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倚岸凌虚若冠鳌,湖光山色两相高。

惊波杂沓千骑,远树微茫一毫

娃馆已空人世隔,帝乡何许客心劳。

吴门曳綵那曾睹,早觉霜华鬓毛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鬓毛(bìn máo)的意思:指额角两侧的头发,用来比喻年龄。

帝乡(dì xiāng)的意思:指帝王的故乡,也可指非常美好的地方。

何许(hé xǔ)的意思:何种、什么样的

惊波(jīng bō)的意思:形容某种行动或事件引起巨大的反响或震动。

客心(kè xīn)的意思:指客人的心思,也指对客人的关心和尊重。

凌虚(líng xū)的意思:高出其他人或事物,超越于虚空之上。

千骑(qiān jì)的意思:指千人骑马的队伍,也用来形容人数众多的队伍。

人世(rén shì)的意思:指人间世界,泛指人类社会。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霜华(shuāng huá)的意思:形容寒冷的气候下,植物叶面上结霜的景象。

微茫(wēi m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模糊,难以辨认或理解。

吴门(wú mén)的意思:指江苏苏州的地方,也泛指江苏地区。

一毫(yī háo)的意思:形容极其微小或细微的事物。

杂沓(zá tà)的意思:杂乱无序、纷纷扰扰

湖光山色(hú guāng shān sè)的意思:指湖泊的光彩和山峦的颜色,形容自然景色的美丽壮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丽的自然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首句"倚岸凌虚若冠鳌"形象地写出亭子建在湖边,仿佛昂首于波涛之上,犹如巨鳌般壮观。"湖光山色两相高"则强调了湖水与山色的相互映衬,显得景色优美,层次分明。

"惊波杂沓闻千骑"通过听觉,描绘出湖面波浪声仿佛千军万马奔腾,增添了动态感。"远树微茫见一毫"则是视觉上的细节描绘,远处的树木在朦胧中仅能辨识出一丝轮廓,给人以深远的空间感。

"娃馆已空人世隔"表达了历史变迁和人事沧桑,曾经繁华的娃馆如今空寂无人,让人感到世事无常。"帝乡何许客心劳"则透露出诗人对远方帝都的思念和内心的忧虑。

最后两句"吴门曳綵那曾睹,早觉霜华入鬓毛",诗人感叹自己未曾亲眼见过吴门的繁华景象,时光荏苒,已见白发染霜,流露出岁月催人老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如归亭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思考。

作者介绍

章侁
朝代:宋

章侁,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进士(清康熙《建宁府志》卷一五)。尝官大理司直、节度判官(《吴兴掌故集》卷五)。
猜你喜欢

白下过洪武门故宫作和商隐·其二

交戟罘罳野蔓连,犹闻洪武禁名传。

降旗一战收牛渚,遗史何年定马迁。

宫女尽随胡队舞,亡臣半老蜀山鹃。

孝陵咫尺空凝望,百五无人扫禁烟。

(0)

和沈大参课孙入塾作兼.儿辈

春阴漠漠摇窗扉,老子当时此下帏。

谁云后来者居上,始悟今是而昨非。

手谈徒劳忘日饘,舌耕可以无年饥。

君看驱车驷马客,悔不咸阳终布衣。

(0)

丁酉除夕雨雪·其一

江城寒雨霰初飘,红烛高堂夜半消。

老母分甘娱子舍,山童持爨类僧寮。

角巾南郭千山遍,策杖西风万里遥。

拟向海滨寻旧隐,时危未敢逐渔樵。

(0)

贫土乐和越中胡天岫四首·其二

土室寡所忧,庶以摅永日。

诗书言理乱,偶诵邈无怿。

寂寞空宇中,惟与邻叟密。

浊酒聊共持,谁能念家室。

(0)

雨中登虎丘作

一雨众山合,虎丘杳冥濛。

触云陟危磴,路尽泉不穷。

玉龙迸阴液,金虎回溪风。

排雾上杰阁,探奇俯幽宫。

鱼肠所埋径,藓壁皆青红。

僧房隔涧户,卉竹如帘栊。

欲寻僧生语,一问日可公。

中空庭横乱,石荒草徒戎。

揽景有馀慨,栖遁无与同。

清游信孤赏,含意谁为通。

(0)

姑恩曲二首·其一

繁霜百草短,女萝松下长。

白石烂为泥,姑恩不可忘。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