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鬓毛(bìn máo)的意思:指额角两侧的头发,用来比喻年龄。
帝乡(dì xiāng)的意思:指帝王的故乡,也可指非常美好的地方。
何许(hé xǔ)的意思:何种、什么样的
惊波(jīng bō)的意思:形容某种行动或事件引起巨大的反响或震动。
客心(kè xīn)的意思:指客人的心思,也指对客人的关心和尊重。
凌虚(líng xū)的意思:高出其他人或事物,超越于虚空之上。
千骑(qiān jì)的意思:指千人骑马的队伍,也用来形容人数众多的队伍。
人世(rén shì)的意思:指人间世界,泛指人类社会。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霜华(shuāng huá)的意思:形容寒冷的气候下,植物叶面上结霜的景象。
微茫(wēi m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模糊,难以辨认或理解。
吴门(wú mén)的意思:指江苏苏州的地方,也泛指江苏地区。
一毫(yī háo)的意思:形容极其微小或细微的事物。
杂沓(zá tà)的意思:杂乱无序、纷纷扰扰
湖光山色(hú guāng shān sè)的意思:指湖泊的光彩和山峦的颜色,形容自然景色的美丽壮观。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丽的自然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首句"倚岸凌虚若冠鳌"形象地写出亭子建在湖边,仿佛昂首于波涛之上,犹如巨鳌般壮观。"湖光山色两相高"则强调了湖水与山色的相互映衬,显得景色优美,层次分明。
"惊波杂沓闻千骑"通过听觉,描绘出湖面波浪声仿佛千军万马奔腾,增添了动态感。"远树微茫见一毫"则是视觉上的细节描绘,远处的树木在朦胧中仅能辨识出一丝轮廓,给人以深远的空间感。
"娃馆已空人世隔"表达了历史变迁和人事沧桑,曾经繁华的娃馆如今空寂无人,让人感到世事无常。"帝乡何许客心劳"则透露出诗人对远方帝都的思念和内心的忧虑。
最后两句"吴门曳綵那曾睹,早觉霜华入鬓毛",诗人感叹自己未曾亲眼见过吴门的繁华景象,时光荏苒,已见白发染霜,流露出岁月催人老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如归亭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雨中登虎丘作
一雨众山合,虎丘杳冥濛。
触云陟危磴,路尽泉不穷。
玉龙迸阴液,金虎回溪风。
排雾上杰阁,探奇俯幽宫。
鱼肠所埋径,藓壁皆青红。
僧房隔涧户,卉竹如帘栊。
欲寻僧生语,一问日可公。
中空庭横乱,石荒草徒戎。
揽景有馀慨,栖遁无与同。
清游信孤赏,含意谁为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