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中厌藻蔓,畜鯸食以净。
植箔如蟹断,驱鯸种藕竟。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格物(gé wù)的意思:通过观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来认识和理解世界。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涉趣(shè qù)的意思:指涉及有趣的事物,有趣的经历或活动。
是在(shì zài)的意思:表示肯定的回答或确认。
诗咏(shī yǒng)的意思:指以诗歌形式来表达对事物的歌颂和赞美。
水亭(shuǐ tíng)的意思:水亭是指建在水边的亭子,也用来比喻临水而建的房屋。
为政(wéi zhèng)的意思:指担任政府职务,治理国家。
物性(wù xìng)的意思:指事物所具有的特定性质和性能。
无全(wú quán)的意思:没有完整、全面
夏月(xià yuè)的意思:夏天的月份,指炎热的夏季。
蟹断(xiè duàn)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进程中突然中断或被打断。
殃及(yāng jí)的意思:指灾祸波及到其他人或事物,使其受到不幸的影响。
一转(yī zhuǎn)的意思:指情况或状态发生迅速的变化,转变得很快。
栽培(zāi péi)的意思:培养、种植、教育和培养
周诗(zhōu shī)的意思:周全的诗篇
转移(zhuǎn yí)的意思:指改变方向或位置,将某物从一个地方或状态移动到另一个地方或状态。
此诗描绘了荷塘生态与君子之德的隐喻。首句“湖中厌藻蔓,畜鯸食以净”以湖中藻类繁盛,鱼儿以之为食,引出生态平衡的概念。接着“因之殃及荷,霞朵无全柄”描述了生态破坏导致荷花受损的情景,暗含对环境破坏的忧思。
“植箔如蟹断,驱鯸种藕竟”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展示了人为干预对自然生态的影响,如同螃蟹切断竹箔,破坏了原有的秩序。最后,“夏月原有荷,水亭香锦映”则回忆了荷塘昔日的美好景象,与前文形成对比,强调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一转移之间,是在格物性”揭示了事物变化的瞬间,强调了观察和理解自然规律(格物)的重要性。接下来“君子藉栽培,棫朴周诗咏”将君子比作能妥善处理生态问题的智者,引用《诗经》中的“棫朴”来象征君子的美德,表达了对君子治理国家、保护自然的期待。
“谁云涉趣处,不可通为政”则提出疑问,指出在追求趣味的同时,不应忽视政治治理的责任,强调了环境保护与政治治理之间的关联,呼吁人们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要承担起保护自然的责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荷塘生态的变化,寓言了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以及君子在其中应扮演的角色,体现了诗人对生态保护和道德治理的深刻思考。
好客评诗过草堂,琴尊留共晚风凉。
天边云气不成雨,地上月华浑似霜。
渠碗羹浮芹叶嫩,碧筒酒吸藕花香。
明朝别我城西去,水色山光引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