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沙河县》
《过沙河县》全文
清 / 夏子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乱辙临河整复斜,一鞭著力马喷沙。

荒城避寇官招吏,野寺无僧佛破家

尚有军书传契箭,从无烽堠悲笳

哀鸿饥雁知多少漂泊于今未有涯。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哀鸿(āi hóng)的意思:指孤零、凄凉的样子。

悲笳(bēi jiā)的意思:形容悲伤哀怨的笛声。

避寇(bì kòu)的意思:指为了逃避战乱或者敌人而躲避起来。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烽堠(fēng hòu)的意思:指烽火台和边防堡垒,比喻战争、冲突不断的地方。

军书(jūn shū)的意思:指军队的命令和文书。

漂泊(piāo bó)的意思:指人在外地流浪、无固定居所的状态。

破家(pò jiā)的意思:指家庭破裂、家庭纷争,形容家庭关系紧张、不和睦。

书传(shū chuán)的意思:指通过书本传播知识、学问。

未有(wèi yǒu)的意思:从未有过,以前没有过的事情。

野寺(yě sì)的意思:指没有经过修缮、管理的庙宇或寺院。

有涯(yǒu yá)的意思:有限,有限度

于今(yú jīn)的意思:指到了现在,表示时至今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沙河县在战乱时期的荒凉景象。首句"乱辙临河整复斜",通过车辙的杂乱和需要调整来暗示战乱带来的混乱与不安。接着"一鞭著力马喷沙",形象地写出马匹在艰难行进中扬起尘土,显示出环境艰苦和战争的紧张。

"荒城避寇官招吏",反映出城池被敌人占领,官员们只能临时招募人员以应对危机。"野寺无僧佛破家"进一步揭示出战乱对百姓生活的破坏,连寺庙也无人打理,佛像和僧侣的生活都受到冲击。

"尚有军书传契箭",表明尽管战事仍在继续,但通信仍然进行,显示出军事活动的紧张和组织性。然而,"从无烽堠响悲笳"则暗示烽火台没有传递和平的信息,反而只有悲伤的号角声,渲染出战事的残酷。

最后两句"哀鸿饥雁知多少,漂泊于今未有涯",以哀鸿和饥雁比喻流离失所的民众,表达了诗人对难民众多、生活无望的深深同情,以及对战争无尽苦难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沙河县在战乱中的困苦与悲凉,反映了清代社会动荡时期人民生活的艰辛。

作者介绍

夏子龄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崧台赠古风道人

浪迹一瓢轻,真身百练成。

莫寻卧云处,只有古风名。

蹑海扬尘过,扪天采药行。

崧台久寂寞,于尔独逢迎。

(0)

寿乡饮宾乐善陈先生八十加一

八十年来鬓尚苍,乡宾两举姓名扬。

临秋正熟黄花酒,对客频飞碧玉觞。

子妇并开青案好,孙曾群羡白眉良。

太邱门第由来旧,星应天南聚一堂。

(0)

早春雨中阮实夫偕张姬过访再用稽字

食经畴昔未曾稽,薄脍银丝命小奚。

探字客留春寂寂,散花人在雨凄凄。

交情一倍怜湖海,韵事千秋费品题。

更爱曲池芳意早,柳条行见绿初齐。

(0)

岭上谒张文献祠

相国崇祠苔径深,阁连山寺昼多阴。

丰碑没土刚三尺,古木含霜定几寻。

端揆素怀虚伟略,开元忠愤寄幽吟。

一从风度劳明主,岭海文章盛至今。

(0)

送伯兄启图上公车二首·其一

才华兄早烨,不待录贤书。

晚达神终王,弘肩力有馀。

家声从遏末,文事过应徐。

行矣新恩重,流光满玉除。

(0)

夜啼鸟

不有夜啼鸟,谁怜夜啼妇。

夜啼惊郎眠,不似妾眠苦。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