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士 师 诗 宋 /项 安 世 画 邱 置 学 明 如 星 ,顽 民 殄 戮 何 可 矜 。井 田 一 变 乡 校 废 ,斯 民 何 往 非 干 刑 。三 复 名 言 子 曾 子 ,不 独 阳 肤 当 守 此 。未 经 师 傅 儿 犹 痴 ,尽 在 哀 矜 君 勿 喜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矜(āi jīn)的意思:表示怜悯、同情别人的不幸遭遇。
不独(bù dú)的意思:不仅仅,不只是
独阳(dú yáng)的意思:指独自一人,孤零零地一个人
复名(fù míng)的意思:指同名人或同样的名字。
经师(jīng shī)的意思:指教导他人学习知识、修养的导师或老师。
井田(jǐng tián)的意思:指农田的面积广阔,收益丰厚。
可矜(kě jīn)的意思:可怜、可悲。
名言(míng yán)的意思:指具有深刻道理或智慧的话语或格言。
三复(sān fù)的意思:形容言辞或文章反复推敲、修改,达到精雕细琢的程度。
师傅(shī fu)的意思:师傅通常指的是某个领域内的高手或专家,也可以指导师、老师等。
斯民(sī mín)的意思:指人民,民众。
殄戮(tiǎn lù)的意思:指大规模杀戮或毁灭。
顽民(wán mín)的意思:指行为顽固、不听劝告的人。
乡校(xiāng xiào)的意思:指在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
一变(yī biàn)的意思:形容事物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 注释
- 画邱置学:设立学堂。
明如星:如明星般明亮。
顽民:顽固的百姓。
殄戮:歼灭。
何可矜:怎可怜悯。
井田一变:井田制度变化。
乡校:乡村学校。
废:废弃。
斯民:这些民众。
干刑:触犯刑法。
三复:反复学习。
名言子曾子:孔子的教诲。
独:只是。
阳肤:古人名,此处泛指遵循者。
当守此:应当坚守这些道理。
未经师傅:没有师长教导。
儿犹痴:孩子仍然愚昧。
尽在:都在。
哀矜:悲悯。
君勿喜:你不要感到欢喜。
- 翻译
- 设立学堂教育如明星璀璨,顽固的百姓若被歼灭怎可怜悯。
井田制度一旦改变,乡村学校废弃,民众何处不触犯刑法。
反复学习孔子的教诲,不只是阳肤应当坚守这些道理。
没有师长教导的孩子仍然愚昧,所有的悲悯都应在其中,切勿沾沾自喜。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作的《士师诗》,通过对古代教育制度的反思,表达了对社会治理中严苛执法和教育缺失的忧虑。首句“画邱置学明如星”描绘了过去教育的繁盛,如同明亮的星星般照耀,然而接下来的“顽民殄戮何可矜”则揭示了过于严厉的对待百姓,似乎没有怜悯之心。诗人指出,随着井田制的改变和乡校的废弃,普通民众的生活失去了规范,几乎无处不在遭受不当的惩罚。
诗人引用孔子弟子曾子的话“三复名言”,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不只是阳肤(古代贤人)应当坚守,而应普及到每一个孩子。然而现实是,“未经师傅儿犹痴”,孩子们因为缺乏教育而显得愚昧无知。最后,诗人提出,对于这些需要哀怜和教导的人,我们不应仅以喜悦的心态看待他们的困境,而应该有更多的同情和教化。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对古代教育与社会治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