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孟氏塾戏降紫姑》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客 孟 氏 塾 戏 降 紫 姑 宋 /邓 林 隔 溪 云 薄 雨 飘 萧 ,欲 采 荷 花 不 见 桥 。钗 卜 无 凭 芳 信 杳 ,酸 风 空 度 凤 台 箫 。
- 翻译
- 溪水对岸,云雾稀薄,细雨飘落,显得凄清
想要采摘荷花,却看不见小桥
- 注释
- 隔溪:隔着溪流。
云薄:云层稀薄。
飘萧:飘摇不定,形容雨势轻盈。
荷花:莲花。
不见桥:看不见桥的身影。
钗卜:用钗子占卜。
无凭:没有凭证,指占卜的结果不确定。
芳信:美好的消息,此处指爱情或希望。
杳:渺茫,不知去向。
酸风:悲凉的风。
空度:白白吹过,无人欣赏。
凤台箫:凤凰台上吹奏的箫声,可能象征着高雅或失落的情感。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山水田园景色的诗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幽寂孤独的情怀和对远方美好事物无法企及的无奈情感。首句“隔溪云薄雨飘萧”营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氛围,溪流与云雾相间,轻薄的雨幕如烟似雾,给人一种遥远和不可触及的感觉。
紧接着,“欲采荷花不见桥”则更深化了这种隔绝感。荷花常象征着高洁脱俗,而诗人渴望接近却发现缺乏通道,这不仅是对现实环境的一种描绘,也隐喻了心灵上的孤寂和向往。
第三句“钗卜无凭芳信杳”中,“钗卜”意指古代妇女的首饰,常用来比喻情感的纽带。这里却说是“无凭”,意味着情感的断裂和缺乏依托。而“芳信杳”则是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但这份渴望如同远方的小溪,难以触及。
末句“酸风空度凤台箫”中,“酸风”指的是秋风,带有几分萧瑟和凄清。而“空度凤台箫”则是在描述一种虚幻的场景——在高台上吹奏着箫管,但这一切都显得那么空洞和无谓。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刻画,传达了一种对于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由此产生的情感隔绝和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