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大海(dà hǎi)的意思:比喻广阔无边的海洋,也比喻广阔无边的事物或领域。
帝家(dì jiā)的意思:指皇帝家族,也泛指皇室家族或大家族。
古文(gǔ wén)的意思:
◎ 古文 gǔwén
(1) [classical literature]
(2) 上古的文字。泛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战国时通行于六国的文字
宣王太史 籀箸(今“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或异。—— 汉· 许慎《说文解字·序》
(3) 指秦以前的文献典籍
(4) [prose in the classical literary style]∶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的统称,一般不包括“骈文”
我们先前的学古文也用同样的方法,教师并不讲解,只要你死读,自己去记住,分析,比较去。——鲁迅《人生识字糊涂始》
(5) [Chinese script before the Qin Dynasty(221-207B.C.)]∶汉朝通行隶书,因此把秦以前的字体叫古文,特指许慎《说文解字》里的古文锦霞(jǐn xiá)的意思:形容晚霞美丽多彩。
灵气(líng qì)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具有灵动、活泼的气质和能量。
龙蛇(lóng shé)的意思:指有权势和能力的人物,也用来形容权谋勾心斗角的场面。
明耀(míng yào)的意思:形容光明照耀,明亮耀眼。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三峰(sān fēng)的意思:指三座山峰,比喻三个主要的人或事物。
文明(wén míng)的意思:指社会文化程度高,人们言行举止有礼貌、有教养。
虚空(xū kōng)的意思:指没有实质内容或没有意义,空无一物。
走龙蛇(zǒu lóng shé)的意思:形容行动迅速、灵活敏捷,像龙和蛇一样灵动。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海中奇景,以“三峰立笔”为题,展现了明代诗人王天性的想象力与对自然景观的独特视角。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将山峰比作“吐锦霞”的虚空之顶与“走龙蛇”的大海之根,形象地展示了山海相连的壮丽景象。
“顶插虚空吐锦霞”,这一句通过“顶插虚空”描绘了山峰高耸入云,仿佛直插入天空,而“吐锦霞”则形象地展现了山峰在阳光照耀下,如同吐出五彩斑斓的云霞,色彩斑斓,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样的描写不仅突出了山峰的雄伟壮观,也赋予了自然景观以艺术美感。
“根盘大海走龙蛇”,这一句则将山峰的根基比作深埋于大海之中,仿佛是大海的龙蛇蜿蜒盘绕,既表现了山峰与海洋的紧密联系,又增添了神秘与动态感。这种将山与海巧妙结合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三峰灵气钟澄县,千古文明耀帝家”,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三峰”视为汇聚灵气之地,暗示着澄县(或指特定地区)因这三座山峰而拥有了独特的文化与历史底蕴。同时,“千古文明耀帝家”则表达了这些山峰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的深远影响,以及它们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强调了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成功地描绘了一幅海中奇景的画面,展现了山海交融的壮丽景象,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与文化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
万峰苍翠色,双溪清浅流。
已符东山趣,况值江南秋。
白露天地肃,黄花门馆幽。
山公惜美景,肯为芳樽留。
五马照池塘,繁弦催献酬。
临风孟嘉帽,乘兴李膺舟。
骋望傲千古,当歌遗四愁。
岂令永和人,独擅山阴游。
东都父老望幸
銮舆秦地久,羽卫洛阳空。
彼土虽凭固,兹川乃得中。
龙颜觐白日,鹤发仰清风。
望幸诚逾邈,怀来意不穷。
昔因封泰岳,今伫蹑维嵩。
天地心无异,神祇理亦同。
翠华翔渭北,玉检候关东。
众愿其难阻,明君早勒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