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独树(dú shù)的意思:独树是指独树一帜、独具特色,与众不同。
风起(fēng qǐ)的意思:指风开始刮起来,也比喻事情开始发生或情况开始变化。
寒漏(hán lòu)的意思:
(1).寒天漏壶的滴水声。 唐 王维 《同崔员外秋宵寓直》诗:“九门寒漏彻,万井曙鐘多。” 前蜀 毛文锡 《恋情深》词:“滴滴铜壶寒漏咽,醉红楼月。”
(2).指寒天的漏壶。 元 萨都剌 《寒夜即事次韵呈许荣达》:“箭刻未移寒漏浅,江声渐少夜潮枯。”
(3).借指寒夜。 唐 钱起 《效古秋夜长》诗:“含情纺织孤灯尽,拭泪相思寒漏长。” 唐 吕温 《早觉有感》诗:“严冬寒漏长,此夜如何其。” 明 文徵明 《新秋夜坐》诗:“病里秋风惊已至,坐来寒漏不禁长。”空城(kōng chéng)的意思:空城是指城市内没有守军或守军很少,但以虚张声势来吓阻敌军的战术。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故意营造出一种虚幻的氛围来迷惑他人。
六朝(liù cháo)的意思:指南朝、东晋、南朝宋、南齐、梁、陈六个朝代的合称。
凄然(qī rán)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样子。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太清(tài qīng)的意思:非常明亮清澈,没有杂质和污垢。
危楼(wēi lóu)的意思:危险的楼房。形容建筑物不稳固,有倒塌的危险。
依旧(yī jiù)的意思:依然如故,没有改变
- 注释
- 疏飒:轻微而稀疏。
水风:水面吹来的风。
此宵:今晚。
太清:过于清冷。
危楼:高楼。
人未下:人尚未离开。
独树:孤独的树。
鸟频惊:鸟儿频繁受到惊吓。
寒漏:寒冷的夜漏(计时器)。
三更急:深夜的滴水声急促。
秋江:秋天的江面。
万里横:广阔无边。
凄然:凄凉。
六朝恨:对六朝兴衰的感慨。
依旧:依然。
空城:空荡的城市。
- 翻译
- 微风吹过水面,今晚为何如此清凉。
高楼上的人还未下来,孤独的树上鸟儿不断受惊。
寒冷的夜漏(漏壶)滴答声急促,秋江广阔无垠地横亘眼前。
心中充满对六朝兴衰的哀伤,月光依然照亮空荡的城市。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的寂寞图景,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刻画,传达了诗人深沉的历史哀思和独特的情感体验。
"疏飒水风起, 此宵何太清。" 这两句描写了秋夜的环境,水面上吹拂着微弱的风,带来了阵阵清凉,让人感到这一晚格外地清冷。这里通过对自然界的描述,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凉意的氛围。
"危楼人未下,独树鸟频惊。" 疆高的大楼上还没有人下来,可能是因为夜深了,人们都已经休息,而在孤零零的树木间,鸟儿似乎被什么惊扰,不断地发出叫声。这两句诗强化了秋夜的寂静,同时也透露出一种不安和紧张的情绪。
"寒漏三更急,秋江万里横。" 这里的“寒漏”指的是冷清的夜晚的流逝时间,而“三更”则是古人计时法中夜晚的最后一个时辰,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凌晨三点到五点。诗句表明在这寒冷的深夜里,时间似乎过得特别快。"秋江万里横" 描述了广阔无垠的秋夜江景,这个横贯千里的江河仿佛是连接着天地的线条。
"凄然六朝恨,依旧照空城。"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哀思和对往昔繁华已逝的感慨。“六朝”指的是南北朝时期的建康(今江苏南京),那个时代留下了许多遗恨,而现在这座空城依旧矗立,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沧桑和时间流逝的感伤。
整首诗通过秋夜的景物描写,引出了深沉的历史哀思和个人的情感体验,是一篇集自然意境与历史文化于一身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忆黄天倪
游丝罥空生别愁,我车欲驾羌无辀。
惊风吹花溅红雨,白日西注僚丸投。
青春九十行过半,天脚空随江水流。
思君度日倚高阁,时把长怀寄寥廓。
古人不愿身后名,但愿即时一杯乐。
安得此身生羽翰,高鶱便似追飞鹤。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