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弱 柏 院 僧 影 堂 唐 /张 籍 弱 柏 倒 垂 如 线 蔓 ,檐 头 不 见 有 枝 柯 。影 堂 香 火 长 相 续 ,应 得 人 来 礼 拜 多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长相(zhǎng xiàng)的意思:指人的外貌、相貌。
檐头(yán tóu)的意思:指房屋屋檐下的一片狭小空间,也用来比喻处境狭隘或局限。
倒垂(dǎo chuí)的意思:指头朝下悬挂。
得人(dé rén)的意思:
◎ 得人 dérén
[choose the right person for the right job] 用人得当火长(huǒ cháng)的意思:指火势猛烈、燃烧得很旺盛。
礼拜(lǐ bài)的意思:礼拜是指尊敬、敬仰、敬重。
香火(xiāng huǒ)的意思:指庙宇或寺庙内的香火,也泛指宗教信仰的繁荣和兴旺。
相续(xiāng xù)的意思:连续不断地接续。
影堂(yǐng táng)的意思:指人多的地方或场所。
应得(yīng de)的意思:指根据事实、道理或法律应当得到的报酬、待遇或惩罚。
枝柯(zhī kē)的意思:指树枝和树干。比喻家族的根本和传承。
- 注释
- 弱柏:形容柏树生长状态柔弱。
线蔓:比喻柏树的枝叶细长如线。
檐头:指屋檐下方。
枝柯:树木的主干和分枝。
影堂:供奉祖先或神灵的厅堂。
香火:祭祀时点燃的香和灯火,象征着祭拜活动。
相续:持续不断。
礼拜:宗教仪式中的敬拜动作。
- 翻译
- 柔弱的柏树低垂像细线蔓藤
屋檐下看不见它的主干树枝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寺院景象。开篇“弱柏倒垂如线蔓”,形象地描述了寺院内柏树稀疏且枝条下垂,像是细长的藤蔓一般。这不仅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也反映出了寺院的偏僻与冷清。
“檐头不见有枝柯”,进一步强调了树木的稀少和环境的静谧。檐头,即屋檐之下,原本是繁茂树木的栖息地,此处却“不见”树枝,这种写法增添了一份淡远与空寂。
然而,从“影堂香火长相续”一句,可以感受到寺院内依然有着宗教活动的气息。影堂,通常指的是佛像所在之处,此处香火不断,说明这里仍有人定时供奉,保持着宗教生活的延续。
最后,“应得人来礼拜多”则表明尽管寺院偏僻,但因其特有的宁静与神圣气息,依旧吸引着信众前来礼佛。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这类场所的观察,也体现了一种对内心平静和精神寄托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寺院景象的精细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寻求心灵宁静的意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毛维瞻郎中见寄
高贤烦出使,妙柬盖从中。
红旆临江浦,牙樯列岸枫。
颁条苏旧俗,吊古访遗宫。
令信遗文简,刑平狱户空。
九重天眷异,千里物情通。
识面烟波际,论心气类同。
断金捐畛域,倚玉愧蒿蓬。
别思知何似,秋云日夜东。
送二郎君归长安
我儿辞去泪双流,蜀郡秦川两处愁。
红叶满山归故国,黄茅遍地住他州。
荷衣晓挂惭官吏,菱镜秋窥讶鬓髹。
好向云泉营旧隐,莫教庄叟畏牺牛。
《左传》引谚
心苟无瑕。何恤乎无家。辅车相倚。唇亡齿寒。
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
国君含垢。民之多幸。国之不幸。非宅是卜。
惟邻是卜。狼子野心。老将知而耄及之。臣一主二。
无过乱门。室于怒市于色。唯食忘忧。民保于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