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宾兴(bīn xīng)的意思:宾客喜庆,欢迎宾客。形容热闹喜庆的场合。
沧渤(cāng bó)的意思:比喻事物的变动和变化。
从兹(cóng zī)的意思:从现在开始;从此以后
大比(dà bǐ)的意思:形容事物相差悬殊,差距极大。
帝命(dì mìng)的意思:指皇帝的命令或旨意,也可指上天的旨意。
凤楼(fèng lóu)的意思:凤楼是指古代宫殿中供帝王居住的楼阁。在成语中,凤楼比喻高贵、美丽的女子。
皇华(huáng huá)的意思:指帝王的威严和华丽,也用来形容人物或事物的威严和壮丽。
或者(huò zhě)的意思:表示两种或多种可能性之间的选择关系,相当于“或”、“要么”。
六鳌(liù áo)的意思:指六个鳌头,比喻巨大的力量或者威势。
蓬莱(péng lái)的意思:指令人向往的美好乐园或理想境地。
杞梓(qǐ zǐ)的意思:指杞国的梓树,比喻不值得珍惜或重视的东西。
顺从(shùn cóng)的意思:顺从指的是遵从别人的意愿,听从别人的指示,示意顺从他人的意见、安排或要求。
文衡(wén héng)的意思:指文辞的质量和内容经过权衡衡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五郎(wǔ láng)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排行第五。
五凤(wǔ fèng)的意思:五只凤凰。形容人才辈出,风华绝代。
仙桂(xiān guì)的意思:指高尚的品德和才能
湘江(xiāng jiāng)的意思:指激流勇进,形容人们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精神状态。
主文(zhǔ wén)的意思:指文章或文件的主要内容。
五凤楼(wǔ fèng lóu)的意思:指五个相互合作、互相协调的人或团体。
- 鉴赏
此联以对仗工整、寓意深远著称,巧妙地将人物与事件融合于对联之中,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于科举制度的深刻理解和美好祝愿。
上联“帝命主文衡,闻五郎身奉皇华”开篇即点明了科举制度的核心——文衡(即主考官)由皇帝任命,象征着科举公平公正。接着“从兹五凤楼修,好向湘江收杞梓”描绘了中举后的情景,五凤楼代表了科举成功,湘江收杞梓则比喻学子们如同珍稀的杞梓木,通过科举脱颖而出,为国家培养出栋梁之才。
下联“宾兴逢大比,幸六弟手攀仙桂”进一步阐述了科举盛况,宾兴指科举考试,大比则是大规模的选拔。六弟手攀仙桂,则是形象地表达了兄弟中举的喜悦,仙桂象征高洁和荣誉,攀桂意味着科举成功,荣耀加身。
最后“或者六鳌晓策,顺从沧渤驾蓬莱”以神话传说结尾,六鳌是传说中的神兽,沧渤代表大海,蓬莱则是神仙居住之地。此句寓意中举者如同神兽驾驭大海,乘风破浪,最终达到理想境界,象征着科举成功者将拥有远大的前程和辉煌的未来。
整体而言,此联不仅赞美了科举制度的公平与重要性,也寄托了对中举者的美好祝愿,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教育和人才选拔的高度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