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岳皆游遍,南来吴楚间。
偶登湖里寺,疑到海中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名山大川后,偶然来到湖中寺庙的所见所感。诗中的“是岳皆游遍”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旅行经历,“南来吴楚间”则点明了此次行程的方向和区域。接下来的“偶登湖里寺,疑到海中山”,通过对比湖中寺庙与海中山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独树茜萝湿,遥汀白鸟閒”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色:一株树木在湿润的茜萝环绕下显得格外静谧,远处的水汀上,白鸟悠闲地飞翔,构成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这种对自然美景的细致刻画,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敏感和欣赏,也暗示了诗人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
最后,“终须谢浮世,高卧听潺潺”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远离尘嚣,过上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倾听溪流的潺潺声,享受内心的平静与自由。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渴望,体现了唐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文化倾向。
老树何轮囷,虬枝偃欲僵。
柯叶虽不改,寒暄已备尝。
自矜后凋性,了不畏雪霜。
严寒苦相逼,凛冽亦可伤。
春来发新枝,花开点轻黄。
紫芝灿三五,擢秀含英光。
晚节聊足怡,及时愿能偿。
颓龄资服饵,相与酬青阳。
入门伴母啼,出门闻鹊噪。
握粟卜灵龟,之子归已到。
饥走涉一句,形容尽枯槁。
闾里共歔欷,且慰慈闱老。
问答惮语烦,客满始相告。
群寇窥无人,鼠穴穷剽盗。
承平宿将死,战守自颠倒。
九江咽喉地,戎卒何草草。
宜春坐不救,吾土敢相保。
惟当学义旂,戮力事诛讨。
贼众乱且嚣,一举秋叶扫。
庐陵忠节邦,足以正穷昊。
郁郁英雄姿,封侯何足道。
惟我最迂懒,闻之展怀抱。
振衣舞龙泉,请作三军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