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谢泰和令沈槐卿同年惠武山鸡·其一》
《谢泰和令沈槐卿同年惠武山鸡·其一》全文
清 / 刘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偶从鹭渚望仙凫,忽报云端雁奴

拜捧鱼笺远使,廉分鹤粒愧寒儒

羽毛托物情原重,口腹叨人计已粗。

自笑涂鸦野鹜,壁间羞对换鹅图。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对换(duì huàn)的意思:交换位置或顺序

寒儒(hán rú)的意思:指贫穷的儒者,形容学问深博而生活贫困。

换鹅(huàn é)的意思:指事物的本质或属性发生了变化。

口腹(kǒu fù)的意思:指嘴和肚子,代表吃饭的需求。

涂鸦(tú yā)的意思:指随意乱涂乱画,不加思索地在墙壁、纸张等表面上随意涂画。

托物(tuō wù)的意思:指通过某种手段或方法使物体得以悬挂或受力的动作。

物情(wù qíng)的意思: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物品的情感。

仙凫(xiān fú)的意思:指高飞的仙鸟,比喻高人、名士。

雁奴(yàn nú)的意思:雁奴指的是受人驱使、完全被控制的人。

野鹜(yě wù)的意思:指人行动敏捷迅速,形容人的身手敏捷。

鱼笺(yú jiān)的意思:指书信、信件等纸张上,因长期未用而沾满了鱼腥味。

羽毛(yǔ máo)的意思:羽毛是鸟类身上的覆盖物,象征着轻盈、柔软和美丽。在成语中,羽毛常用来比喻轻微、微小或纤弱的事物。

远使(yuǎn shǐ)的意思:派遣使者到远方去办事

云端(yún duān)的意思:指高处的云彩,比喻高远、飘渺的境界或理想。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刘绎所作的《谢泰和令沈槐卿同年惠武山鸡(其一)》。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收到友人惠赠的武山鸡后内心的感慨与自省。

首联“偶从鹭渚望仙凫,忽报云端到雁奴。”以鹭鸶、仙凫、云中雁奴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突然送礼的惊喜之情。

颔联“拜捧鱼笺劳远使,廉分鹤粒愧寒儒。”通过“鱼笺”、“远使”、“鹤粒”、“寒儒”等词语,既赞美了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身份的谦逊自省,以及对友人慷慨解囊的感激之情。

颈联“羽毛托物情原重,口腹叨人计已粗。”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友情与物质的馈赠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价值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思了自己在物质上的计较,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自我反省的精神。

尾联“自笑涂鸦同野鹜,壁间羞对换鹅图。”以自嘲的方式,将自己比作“野鹜”,与友人赠送的“换鹅图”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身不足的自省,以及对友情之美的向往与珍惜。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精炼,通过对友情、物质与自我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作者介绍

刘绎
朝代:清

刘绎,字景芳,号詹岩,永丰人。道光乙未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加三品卿衔。有《存吾春斋诗钞》。
猜你喜欢

满江红.贺项平甫起复知鄂渚

公为时生,才真是、禁中颇牧。

擎天手、十年犹在,未应藏缩。

说项无人堪叹息,瞻韩有意因恢复。

用真儒、同建太平功,心相属。忠与孝,荣和辱。

武昌柳,南湖竹。一箪瓢非欠,万钟非足。

知命何曾怀喜愠,轻身岂为干名禄。

看可汗、生缚洗烟尘,机神速。

(0)

卜算子.无逸寄示近作梅词次韵回赠

常记十年前,共醉梅边路。

别后频收尺素书,依旧情相与。

早愿却来看,玉照花深处。

风煖还听柳际莺,休唱闲居赋。

(0)

真珠园和净慈僧韵

冒寒畦菜青黄色,意到春风才一息。

踏雪山僧折简来,不学渡江携履只。

我方开樽酒如泉,浩然得味无中边。

何须随喜楞伽讲,始似閒行白乐天。

(0)

浮庵洁疾戏呈

黄埃簸空吹赫日,白鸟不度瘖蝉声。

先生出门数有碍,陋巷粪壤愁逢迎。

家山望断围修竹,常说携书伴鸣犊。

心无拣择自清凉,臭腐神奇总超俗。

(0)

夜饮杨村

转柁初投独树村,杖藜因叩小蓬门。

殷勤翁媪吹茅火,饤饾鸡豚荐瓦樽。

剩喜平时无暴客,祇愁连雨没禾根。

招邀纵简真淳在,欲去犹嗔稚子喧。

(0)

陈子西投赠长句走笔次韵奉酬

作诗我恨无新功,良田所积未始丰。

君侯何事有此癖,判却不费平生穷。

容台故人作书至,百篇古体缄幐中。

剪裁云雾閒孔翠,此尚人力亏天工。

请君直道当下语,莫拟世俗纷华虫。

古人规绳亦谢去,岂不自已光圆融。

大千沙界大千海,置之足上升天宫。

到头只是旧时我,不妨自就声律笼。

若能言下便领得,老夫衣钵当传公。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