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近夫》
《忆近夫》全文
明 / 郑善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吴门相失后,书札茫然

巢父终东去,刘郎重北迁。

双凫魏阙独鹤青田

未见风尘净,怀君涕泪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巢父(cháo fù)的意思:指父亲长期在家中呆着,不务正业,不负责任。

独鹤(dú hè)的意思:指独自行动的人,比喻不合群、独立行动的人。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见风(jià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善于观察,能够灵活应对变化的情况。

刘郎(liú láng)的意思:指年轻貌美的男子。

茫然(máng rán)的意思:形容心神迷惘,不知所措。

青田(qīng tián)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出众,非常出色。

书札(shū zhá)的意思:指书信、文书。

双凫(shuāng fú)的意思:指夫妻恩爱、相互依偎的样子。

涕泪(tì lèi)的意思:眼泪流下

魏阙(wèi quē)的意思:指人才被埋没,没有得到发挥的机会。

吴门(wú mén)的意思:指江苏苏州的地方,也泛指江苏地区。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的《忆近夫》。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

首句“吴门相失后”,点明了与友人分别的地点——吴门,暗示了离别之痛。接着,“书札各茫然”一句,道出了通信中断的无奈,流露出对友人消息的渴望与失落。

“巢父终东去,刘郎重北迁。”这里运用了典故,巢父和刘郎分别代表了两位历史人物,通过他们的故事,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命运的反思。巢父东去,可能象征着友人远行;刘郎北迁,则可能是诗人自己的处境。这两句既是对友人行踪的关切,也是对自己命运的自省。

“双凫赴魏阙,独鹤下青田。”“双凫”和“独鹤”形成鲜明对比,双凫代表着成双成对的追求,而独鹤则象征着孤独的飞翔。这不仅是对友人与自己不同境遇的描绘,也隐含了对理想与现实、群体与个体之间冲突的思考。

最后,“未见风尘净,怀君涕泪边。”表达了诗人对动荡时局的忧虑和对友人的深深怀念。风尘未净,意味着社会动荡不安,而“怀君涕泪边”则直接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在动荡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借用了丰富的典故和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郑善夫
朝代:明   字:继之   号:少谷   籍贯:福建闽县   生辰:1485—1523

(1485—1523)福建闽县人,字继之,号少谷。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猜你喜欢

张侍御世周所藏山水图歌

秋山日落川气黄,树影下映寒潭苍。

丛篁入林豁蒙翳,石角路转山东岗。

茆堂对山复面水,高者可屐深可航。

闭门却扫动经月,落叶委地苔覆墙。

岂无山客跨款段,亦有孺子歌沧浪。

吾生早觉簪组累,十年丘壑成膏盲。

画图彷佛见此景,褰裳欲渡川无梁。

空堂五月熯如火,使吾郁塞回中肠。

安得盘蛇一片石,坐醒残醉生馀凉。

君今持节行万里,要遣霜雪清炎荒。

请看穷谷最深处,或有隐逸藏声光。

扬清激浊付公等,吾欲拂衣辞太仓。

(0)

寄李鹅州海州

秋山独掩白云居,早岁交亲迹近疏。

五马喜临东海郡,片鸿忍对北风书。

清淮画舫遥趋府,斥卤荒村屡驻车。

莫叹把麾劳抚字,折腰县令视何如。

(0)

是堂俞宪使枉顾兼惠高文恨不相值寄以言谢

几年同调叹离居,出谷谁疑客到庐。

江夜泊舟遥问舍,竹斋烧烛更留书。

欲为后会期何定,却愧前知信不虚。

满箧琼瑶无可报,螺川同水渺愁予。

(0)

赠钱绪山

泽国初逢不记年,一回相见一泠然。

伊川易在涪州后,康节游从四十前。

同俗意常随猎较,答言时亦借鱼筌。

此行不是寻常别,为向春风自放船。

(0)

冬夜读书

新晴别馆夜何其,拥褐寒窗读楚词。

月色半庭人语静,松阴满地客眠迟。

闻鸿倍觉江村远,望斗方知阁道移。

自分一生同木石,安居何恨遇清时。

(0)

谒濂溪先生祠墓·其三

轲死谁为继,寥寥千载悲。

宁知无极语,始应聚奎期。

南矣道方启,归与乐在兹。

初平还我辈,听语恨非时。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