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作秭归鸟,催君春暮归。
《春闺曲·其五》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春闺曲》之五。诗中以“愿作秭归鸟”开篇,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比作秭归的鸟儿,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与不舍之情。秭归,位于长江三峡地区,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诗人希望能在春天结束时,如同鸟儿一般,催促人们返回温暖的家园,寓意着对相聚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接下来的诗句“当归还有草,相寄莫相违”,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这里的“草”可以象征着生活的琐碎与平凡,但正是这些日常的点滴构成了生活的美好。诗人希望在即将分别之际,能像寄送草木一样,将这份情谊与思念传递给对方,强调了即使分别,心中的牵挂与思念也不会改变。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亲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雨用唐诵韵
大雨馀炎洗,清秋爽气回。
人情醒委顿,物象救低徊。
窗岫滋乾翠,田禾起旱栽。
云空明复晦,风缕密还开。
草合门三径,蛩缘壁四隈。
药奁烘润幞,书几拂阴霾。
蓑底渔情乐,沙边客意催。
帘帏晨气湿,蕉竹夜声来。
想见天开月,行期菊满杯。
端居聊可喜,不用拂莓苔。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