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无襄阳儿,令唱《铜鞮曲》。
《出都来陈,所乘船上有题小诗八首,不知何人有感于余心者,聊为和之·其七》全文
- 注释
- 颍水:指河流名,这里特指某条河流。
非:不是。
汉水:长江最长的支流之一。
亦:也。
作:呈现。
蒲萄绿:形容水色翠绿如葡萄。
恨:遗憾。
无:没有。
襄阳:古地名,在今湖北省襄阳市一带。
儿:少年。
令:让。
唱:演唱。
《铜鞮曲》:古代的歌曲名,可能源自民间或某个地方的传统音乐。
- 翻译
- 这颍水并非汉水,却也泛着葡萄般的翠绿。
遗憾的是没有襄阳的少年,能唱出那首《铜鞮曲》。
- 鉴赏
颍水非汉水,亦作蒲萄绿。恨无襄阳儿,令唱《铜鞮曲》。
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才能之人的渴望。颍水清澈,与汉水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是诗人眼中理想的自然景象。而“亦作蒲萄绿”则是对这种理想之地的进一步描绘,蒲萄绿色鲜明,象征着诗人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
“恨无襄阳儿”,这里的“襄阳儿”很可能指的是古代著名的音乐家或有才华的人。诗人表达了对这样的人才的渴望和怀念,希望能够有人与之共鸣,共同享受美妙的艺术。
“令唱《铜鞮曲》”,《铜鞮曲》是古代的一首乐曲,这里用来代表高雅的音乐。诗人希望有才华的人能够演奏这首乐曲,以满足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艺术的向往。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才和艺术的高度评价,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无限憧憬。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色、音乐和人才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知。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