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潭映月》
《三潭映月》全文
清 / 方仁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山光湖影两徘徊曲折亭台映水开。

画舫载将裙屐至,疏钟穿过藕花来。

潭清惟有明月,地静曾无到俗埃。

幽境最宜佳士隐,孤山应有惠思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穿过(chuān guò)的意思:穿过、跨越

孤山(gū shān)的意思:指孤立的山峰或独立的山岭,也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社会中孤独无助。

画舫(huà fǎng)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技艺超群,出众。

佳士(jiā shì)的意思:指优秀的人才或杰出的人物。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藕花(ǒu huā)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言谈举止美好而出众。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曲折(qū zhé)的意思:指事物经历了许多弯曲的道路或经历了许多波折才能达到目标。

裙屐(qún jī)的意思:指女子的鞋和裙子,意指女性的服饰

山光(shān guāng)的意思:山光指的是山上的光线,比喻景色优美、光明照人。

疏钟(shū zhōng)的意思:指钟声清脆悠扬,声音洪亮悦耳。

惟有(wéi yǒu)的意思:只有,仅有

应有(yīng yǒu)的意思:应该有的,理应拥有的

幽境(yōu jìng)的意思:指偏僻、幽静的地方,也可以指险要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江南水乡画卷。首联“山光湖影两徘徊,曲折亭台映水开”以动态的笔触勾勒出山水与亭台楼阁相互映衬的美景,山色与湖水在光影中流转,曲折的亭台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展现出一种和谐与流动之美。

颔联“画舫载将裙屐至,疏钟穿过藕花来”进一步渲染了这一场景的生动与细腻。画舫缓缓驶来,船上的人们穿着轻便的裙屐,踏着轻盈的步伐,仿佛与这自然美景融为一体。远处传来稀疏的钟声,穿过盛开的荷花,增添了几分悠远与神秘的气息。

颈联“潭清惟有邀明月,地静曾无到俗埃”则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此处环境的清幽与纯净。潭水清澈见底,只有明月邀请着它共舞,地面寂静无声,没有世俗尘埃的侵扰,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意境。

尾联“幽境最宜佳士隐,孤山应有惠思才”表达了对理想栖居之所的向往,以及对智者、隐士生活的赞美。在这幽静的环境中,最适合那些追求精神自由、心灵纯净的佳士隐居,孤山之上或许正孕育着能够深刻思考、洞察世事的智慧之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南水乡独特景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作者介绍

方仁渊
朝代:清

又名思梅,字耕霞,顾山人。幼好学,父母贫穷,借书苦读,工诗,有倚云轩吟草一卷。喜练书画,香山寺额出其手笔。工医学,悬壶常熟,有倚云轩医案、倚云轩医话易头歌诀、舌苔歌诀等书,创办常熟医学会月刊出版二十六期后,因经费停刊。民国十一年组织常熟医界抗议北洋政府颁布条理歧视中医。生于道光二十四年,民国十六年病逝,时八十三岁。
猜你喜欢

玉山李道会颜则求着福庆观记以黄谷二十六咏见示用韵以寄·其十八

雪水新烹陆羽茶,还看太岁长黄芽。

扶疏两翼能飞去,西海同乘贯月槎。

(0)

题张天师画

飞流千尺泻银河,松屋深深碧涧阿。

雨霁长桥泥尚滑,携琴归去意如何。

(0)

保公岩

青苔满石龛,隐隐砌趺迹。

想见夜禅深,岩前雨花积。

(0)

重午四咏守宫艾虎百索辟兵符·其二

作伪欲成真,狞狰门上挂。

若教鬼有灵,看来应未怕。

(0)

楼中雪意

楼角聚寒鸦,江氛掩夕霞。

乱云方似叶,冻雨未成花。

天意怜贫士,人情向酒家。

愧无梁苑赋,空拟咏瑶华。

(0)

寄沙门文藻

藻公多弟子,住遍两峰间。

行道无拘着,孤云自往还。

缁衣冲莫雨,金策响空山。

愧我游方内,春风独掩关。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