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立春日霜降草木皆白戏成》
《立春日霜降草木皆白戏成》全文
明 / 黄仲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残臈应随寒漏尽,新春又逐晓钟来。

天公报春消息,乱剪琼花到处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报春(bào chūn)的意思:指春天来临,大地万物复苏。

残臈(cán là)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残缺不全,残破不堪。

到处(dào chù)的意思:四处,各个地方

寒漏(hán lòu)的意思:

(1).寒天漏壶的滴水声。 唐 王维 《同崔员外秋宵寓直》诗:“九门寒漏彻,万井曙鐘多。” 前蜀 毛文锡 《恋情深》词:“滴滴铜壶寒漏咽,醉红楼月。”
(2).指寒天的漏壶。 元 萨都剌 《寒夜即事次韵呈许荣达》:“箭刻未移寒漏浅,江声渐少夜潮枯。”
(3).借指寒夜。 唐 钱起 《效古秋夜长》诗:“含情纺织孤灯尽,拭泪相思寒漏长。” 唐 吕温 《早觉有感》诗:“严冬寒漏长,此夜如何其。” 明 文徵明 《新秋夜坐》诗:“病里秋风惊已至,坐来寒漏不禁长。”

漏尽(lòu jìn)的意思:指事情没有完全做到或者没有尽如人意。

琼花(qióng huā)的意思:指美丽的花朵,也用来形容优秀的人或事物。

天公(tiān gōng)的意思:指自然界的力量或自然规律。

晓钟(xiǎo zhōng)的意思:晓钟指的是早晨的钟声,比喻警示人们及时行动或者提醒人们做某事。

消息(xiāo xī)的意思:形容人们因为谣言、传闻或消息的传播而惊慌失措,心惊胆战。

新春(xīn chūn)的意思:新春指的是新年的春季,也代表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立春时节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首句“残腊应随寒漏尽”,生动地刻画了冬末时节,随着寒漏声声,旧的一年即将结束的氛围。次句“新春又逐晓钟来”,则以晓钟的响起象征着新年的到来,充满了生机与希望。诗人巧妙地运用“应”、“又”二字,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也暗示了自然界循环往复的生命力。

后两句“天公似报春消息,乱剪琼花到处开”,更是将自然现象拟人化,赋予了“天公”以报春使者之角色,通过“乱剪琼花”的形象比喻,既描绘了雪花纷飞的美丽景象,又寓意着春天的到来。这里的“琼花”不仅指真实的雪花,也暗喻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赞美之情,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黄仲昭
朝代:明

(1435—1508)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猜你喜欢

童丱须知.见德篇

凡人在世间,不晓乘除理。

非义或得财,扪心未可喜。

俸禄却萧条,子孙仍委靡。

更有祸随身,阴谴何时已。

(0)

和朱坡绝句

芳华三月只些儿,生怕春林鸟唤归。

寄与东君须久住,勿容一片落花飞。

(0)

次韵张汉卿梦庵十八咏·其十三驻屐

缓步一徙倚,细数新条枚。

悠然得真趣,独立迟谁来。

(0)

途中即事·其三

春水涨波縠,画鹢争先驰。

一夜风如许,持此将焉之。

小舣俟风息,居然无险巇。

纷纷彼朝涉,欣吾来解维。

(0)

辛巳腊月休日绝江至瓜洲观战地与马德骏冯圆中二郎中会舟回焦山德骏令嗣始来侍行某偶留金山不获与此游辄和三诗以寄怀时驾至镇江.德骏瘗字韵

天地一郛郭,阴阳司启闭。

大江蟠其中,滔滔每东诣。

瀰漫万顷宽,源委众流细。

经营到杨子,讵可以里计。

颇闻神禹功,设此限地势。

群龙沸波浪,风雨杂吞噬。

稍非济川手,未免鱼腹瘗。

三国取汉鼎,英雄驰乱世。

交朋若弟昆,反眼或背戾。

各取天一方,巢穴自株柢。

唯于阿堵中,快心咸底滞。

曹丕亦时杰,弭节悸无际。

胡为称干戈,狂酲倚微毳。

笑指铁瓮城,不韪欲睥睨。

皇穹佐有德,夺鉴俾昏翳。

烟尘一时平,兵威即衰替。

我来吊瓜洲,与子若宿契。

焦山空在望,我实愧牵制。

(0)

史伯鱼读书堂

我来嗟许晚,已失读书堂。

遗址烟焰馀,草木犹辉光。

乃知子史子,揭名意何长。

书册本可好,履践斯为良。

痴绝蠹万卷,未若陶食忘。

苟得是中趣,高可云外翔。

政不守萤雪,汩汩勤朱黄。

譬如沈痾痊,安用千金方。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