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金 刚 经 书 大 士 像 赞 宋 /释 普 济 大 古 应 身 三 十 二 ,一 身 三 十 二 重 非 。金 刚 正 体 是 非 外 ,鹊 噪 鸦 鸣 无 了 时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大士(dà shì)的意思:指有大德行、大智慧、大胆识的人。
二重(èr chóng)的意思:指事物有两重,或者表示程度、数量加倍。
刚正(gāng zhèng)的意思:指人品正直,行为坚定正义。
金刚(jīn gāng)的意思:形容人的意志坚强,不易动摇。
鹊噪(què zào)的意思:鹊噪是指喧闹嘈杂的声音,也比喻无事生非,制造纷争。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是非(shì fēi)的意思:指对是与非的辨别,也可指是非曲直、对错。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无了(wú le)的意思:没有了解或没有办法,无法解决问题或结束局面。
一身(yī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具备了多种特质或才能。
应身(yìng shēn)的意思: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或角色。
正体(zhèng tǐ)的意思:指正确的体态或姿势,也可指正确的态度或立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普济所作的《金刚经书大士像赞》中的片段,主要赞颂的是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的大士形象。"大士应身三十二"描绘了大士具有众多化身,象征其法力广大。"一身三十二重非"则强调这种化身并非实有实体,而是智慧和慈悲的象征,超越了一般的物质存在。
"金刚正体是非外"进一步指出金刚般若的本质,即超越对与错、是与非的二元对立,达到了真理的境地。"鹊噪鸦鸣无了时"以鸟鸣嘈杂比喻世间纷扰,而大士的智慧如同金刚般能令这些迷惑止息,达到宁静无尽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象征和隐喻,表达了对金刚大士智慧与慈悲的敬仰,以及对佛法无边、烦恼止息的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丁大凤进士举①
吾观鹪鹩赋,君负王佐才。
惜无金张援,十上空归来。
弃置乡园老,翻飞羽翼摧。
故人今在位,岐路莫迟回。
九日龙沙寄刘大
龙沙豫章北,九日挂帆过。
风俗因时见,湖山发兴多。
客中谁送酒?
棹里自成歌。
歌竟乘流去,滔滔任夕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