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七首·其五》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法泉的作品,以文殊和普贤两位佛教菩萨的形象入手,展现了对世俗观念的独到见解。"文殊笑"象征智慧的超脱,"普贤嗔"则暗示了执着的困惑。"眼里无筋一世贫",形象地描绘出那些过于追求权位的人,因为缺乏内心的丰盈而一生贫瘠。接下来的"相逢尽道休官去",反映出当时社会上流行的隐逸思想,人们常劝告他人辞官归隐。
然而,诗人以反问的方式揭示出一个现实:“林下何曾见一人?”意即在看似清静的山林之中,真正能放下尘世、超然物外的人又有几何?这句诗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表达了对世人追求表面清高而内心未能解脱的讽刺。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简洁,通过对比和反问,揭示了人生的真谛和世俗的虚伪,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讽刺意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齐天乐.寿刘耕斋
红冈小塔枫林路,曾见承平歌舞。
舞罢人归,月斜影转,重见郎官星度。
乡关境土,又二十馀年,桑麻深露。
说与闾巷,少年知得当时否。
如今苍颜白发,问耕聊尔耳,依稀农圃。
父老吾伊,深山鸡黍,谁念乱离父母。村南昼午。
谩对客烹茶,笑谈今古。千岁迢迢,竹风时扫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