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君俞四首·其一》
《次韵君俞四首·其一》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文章老去岂能神,犹有残膏旧名

赋就贾生空自感,诗成侯喜近闻声。

拾尘已信非尝饭,撒豆终知不是兵。

多谢嘉篇慰岑寂,便思约伴问归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残膏(cán gāo)的意思:指剩余的油脂或精华。

多谢(duō xiè)的意思:表示感谢,用于向他人表达谢意。

归程(guī chéng)的意思:指返回原来的地方或归还的路程。

贾生(jiǎ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从小就有出众的才智和悟性。

近闻(jìn wén)的意思:指最近发生的事情,近期的新闻。

旧名(jiù míng)的意思:指人的名字已经改变或不再使用,也可指某事物的名称已经过时或不再使用。

空自(kōng zì)的意思:空自指的是没有依靠他人或外力,自觉自愿地空下来,不进行任何活动。

老去(lǎo qù)的意思:指人年纪渐长,年老体衰。

岂能(qǐ néng)的意思:表示不可能或不能够。常用于反问句或否定句中,用来表达强烈的否定态度。

拾尘(shí chén)的意思:拾取尘土,意指清除污垢或整理事务。

闻声(wén shēng)的意思:指听到声音或消息后,立即做出反应或行动。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的《次韵君俞四首》之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首联“文章老去岂能神,犹有残膏占旧名”,诗人感叹随着年龄的增长,文笔或许不再如年轻时那般神采飞扬,但依然能在旧有的名声中占据一席之地。这里运用了“残膏”这一形象化的比喻,既指文笔的衰减,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往成就的珍惜与怀念。

颔联“赋就贾生空自感,诗成侯喜近闻声”,通过引用贾谊和侯喜的故事,进一步阐述了创作中的孤独与共鸣。贾谊的赋作虽深感个人命运的无奈,却未能得到广泛认可;而侯喜的诗作虽能引起邻人的注意,却未必能真正触动人心。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创作价值与社会反响之间关系的思考。

颈联“拾尘已信非尝饭,撒豆终知不是兵”,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比喻,拾起的灰尘并非可充饥的食物,撒出的豆子也不是作战的武器。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与感悟,也暗含了对文学创作中虚构与现实界限的探讨。

尾联“多谢嘉篇慰岑寂,便思约伴问归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佳作的感激之情,这些作品在寂静中给予他心灵的慰藉,同时也激发了他与朋友一同探索归途的愿望。这句诗体现了诗人的人际交往与内心世界的双重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文学创作、个人情感以及生活哲理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情怀。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挽曾纪善

执简王庭岁月深,壮心无奈二毛侵。

悠悠蜀道千年恨,莫把哀辞作楚吟。

(0)

叶县道中

春秋此地楚疆场,经画何年入豫方。

地有古祠称叶令,人怀遗德说周王。

路当冲要官还好,民苦征繇岁屡荒。

独荷皇威今远被,风飙千里绝飞扬。

(0)

夏日午坐

午风驱暑昼庭凉,古木阴阴夏日长。

兰馆雪纷千缕白,麦畴云散一川黄。

夜光暗绕青藜杖,吟笔晴看古锦囊。

高卧北山坚不起,莫教猿鹤怨山芳。

(0)

春游

曲曲沿芳径,纷纷点落花。

莺声随远岸,雁影落平沙。

薰入游人醉,青归去鸟赊。

伤春回远眺,落日暮山斜。

(0)

元宵

天炯夜光寒,升平万姓欢。

火云流贝阙,红雨下层峦。

夜骑游潘岳,春衫舞阿蛮。

香车金犊过,沈醉夜更阑。

(0)

招欧翁饮酒

蚕丛万里独游身,碧水青山满意春。

閒日旅怀聊自放,殊方节俗任相亲。

少城燕子已无数,锦里桃花半未匀。

珍重宾曹老宾友,衔杯莫厌过西邻。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