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邮除夕》
《高邮除夕》全文
明 / 罗洪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盂城箫鼓动春妍,湖上云霞接海天。

客里寸心远道,灯前孤影残年

因闻爆竹思儿态,为见新桃忆旧廛。

一纪近臣宠渥,不知应制属谁先。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残年(cán nián)的意思:指人已经进入晚年,只剩下最后一点时间。

宠渥(chǒng wò)的意思:指人在受到宠爱或受到侮辱时都能保持平静的心态。

春妍(chūn yán)的意思:形容春天的美丽和光彩。

寸心(cùn xīn)的意思:指心思、用心、关心。

鼓动(gǔ dòng)的意思:鼓动指挑动、煽动人们的情绪或行动,使其产生强烈的反应或动力。

孤影(gū yǐng)的意思:指独自一人的影子,比喻孤独无助。

见新(jiàn xīn)的意思:指发现新的事物或新的情况。

近臣(jìn chén)的意思:指亲近的大臣,也泛指亲近的官员或得宠的人。

客里(kè lǐ)的意思:指在他乡或他人的地盘上,作客或居住。

箫鼓(xiāo gǔ)的意思:指音乐声,也用来比喻欢乐的场面。

新桃(xīn táo)的意思:指新鲜、优良的事物或人才。

虚宠(xū chǒng)的意思:虚假的宠爱或溺爱。

一纪(yī jì)的意思:指一百年,也可以表示很长的时间。

应制(yìng zhì)的意思:应对控制或限制。

远道(yuǎn dào)的意思:远远的路程。

云霞(yún xiá)的意思:指云彩和霞光,形容景色美丽壮观。

鉴赏

这首《高邮除夕》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除夕之夜的孤独与感慨。首联“盂城箫鼓动春妍,湖上云霞接海天”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高邮城中热闹欢腾的景象与湖面上云霞与天空相连的壮丽景色,形成鲜明对比,预示着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颔联“客里寸心仍远道,灯前孤影又残年”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处境——远离家乡,在外漂泊,除夕之夜,独自一人,面对孤灯,感叹时光流逝,岁月已近晚年,流露出深深的孤独与无奈。

颈联“因闻爆竹思儿态,为见新桃忆旧廛”通过听到鞭炮声而思念孩子,见到新年对联而回忆起往昔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家庭和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尾联“一纪近臣虚宠渥,不知应制属谁先”则透露出诗人对自己身份地位的反思,以及对能否参与朝廷应制诗创作的不确定感,体现了其在政治生涯中的某种迷茫与自我审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除夕之夜的个人情感世界,既有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也有对自身处境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引人共鸣。

作者介绍
罗洪先

罗洪先
朝代:明   字:达夫   号:念庵   籍贯: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   生辰:1504-1564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猜你喜欢

谢客

角里先生小筑居,萧然衾枕半床书。

闭门觅句江湖外,濯足招魂雨雪馀。

卯酒动思千日醉,辰瓜准拟一犁锄。

五陵公子多裘马,同学何人问草庐。

(0)

登祝融峰

中天积气入清凉,云雾翻看地混茫。

雨挟苍龙奔下岭,星悬朱鸟定南方。

何年石篑藏金简,自古山祗礼赤璋。

坛上长流青玉乳,神池高奉帝台浆。

(0)

闻雁

秋风秋雨雁纷纷,无那羁愁入夜闻。

不似寒砧声历乱,如将落叶影纷纭。

盘江路险书难寄,雪苑人归梦易分。

老我燕山频见讯,恨无羽翼可同群。

(0)

寒食

柳丝燕子故飞扬,杜若蘼芜接路香。

每过可怜寒食节,回思真负少年场。

春深胆怯花时雨,老近情销镜里霜。

此日风光偏澹荡,酒杯到手莫辞忙。

(0)

春雪

乍觉轻寒薄太空,冻云舞絮一宵同。

点穿帘幕浑成雨,飞入园林不待风。

万里江山春寂寞,九重宫阙玉玲珑。

仙郎天下闻高调,一曲谁能和郢中。

(0)

吴门夜泊

谷口扬帆风正急,野亭云木雨霏霏。

晚来城郭维舟稳,老去湖山见面稀。

十里烟光开叠嶂,两崖楼阁带斜晖。

夜深欲傍寒山寺,依旧钟声落翠微。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