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月同殿卿登南山·其四》
《九月同殿卿登南山·其四》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东林(dōng lín)的意思:指东晋时期桓温、桓玄父子的势力范围,后来泛指权贵集团。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林木(lín mù)的意思:指树木丛生、茂盛的样子。

木叶(mù yè)的意思:指人的名声或事物的声誉,如同树叶一样轻飘飘,容易被风吹落,形容不牢固、不可靠。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是故(shì gù)的意思:因此;所以;由此可见

萧瑟(xiāo sè)的意思:形容风声凄凉,景象荒凉。

摇落(yáo luò)的意思:指风摇动树木使树叶掉落,比喻事物的变动、衰败。

祗今(zhī jīn)的意思:只有现在,只有当下

中寒(zhōng hán)的意思:中寒指寒冷的温度进入体内,使人感到寒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南山的景色,以黄花、雨、木叶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凄清而美丽的氛围。

首句“黄花萧瑟雨中寒”,以“黄花”代表秋天的典型花卉,通过“萧瑟”和“寒”字,渲染出秋雨中的凉意和凋零之感。黄花在雨中显得更加孤寂,为全诗奠定了哀婉的基调。

次句“摇落东林木叶丹”,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木叶由绿转红,随风飘落,展现出秋天特有的色彩变化。这里的“东林”可能指的是山林的一角,通过“摇落”二字,形象地表现了树叶在秋风中纷纷飘落的情景。

后两句“不是故人能载酒,祗今秋色好谁看”,则转向情感层面。诗人感叹,如果不是有知心的老友相伴,这美好的秋色又有谁能欣赏得到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这里运用了反问的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力度,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结合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喜王阮亭宫詹至粤即送其行·其十

散带白云林,狂歌一代心。

无人问山水,之子自清音。

青岁早知我,泠泠能鼓琴。

离鸾将别鹄,三叹使情深。

(0)

送蒲衣子往潮阳有作

越鸟无非翠,蛮花只是红。

何需命兰械,更向海阳东。

幸得园林接,方期啸咏同。

殷勤为此别,归日及秋鸿。

(0)

同诸子探梅玄墓·其四

不须残雪尽,绿萼一丛开。

岂欲孤荣早,其如淑气催。

枝寒偏近水,片落不沾苔。

采摘休盈手,留香与客来。

(0)

寿尹恒复丈·其二

隐几知何处,蘧蘧八十秋。

小儿犹白马,老子已青牛。

经史为金液,衣冠在石楼。

受书诸弟子,采采愧蜉蝣。

(0)

高廉雷三郡旅中寄怀道香楼内子·其十

课妾香奁体,娱姑绿绮声。

燠寒勤诊问,甘毳苦经营。

庑下书能著,墙东隐已成。

因人又于役,贫使别离轻。

(0)

赠吴使君·其六

行行射麋鹿,处处市珍禽。

爱此白鹇好,鸣声如玉琴。

持归媚小妇,兼以答知音。

文采感相惜,巢君珠树林。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