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丛多傍砌,净植故当轩。
请看东篱下,成蹊岂待言。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对菊十首和鲁南(其二)》描绘了一幅清幽的菊花图景。首句“幽丛多傍砌”,写出了菊花生长在庭院角落,靠近台阶,显得静谧而隐秘。次句“净植故当轩”则强调了菊花的洁净与挺拔,它自然地立于窗前,仿佛有意吸引人们的目光。
“叶抱孤根起”描绘了菊花叶片围绕着根部生长,展现出坚韧的生命力,而“花分五色繁”则展现了菊花的丰富色彩,繁花似锦,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热闹。诗人提及“石湖方勒谱”,可能是在说石湖地区对菊花有详细的记录或研究,而“栗里漫开园”则暗示了菊花在栗子树下的园林中广泛种植。
最后两句“请看东篱下,成蹊岂待言”引用了陶渊明的典故,他曾在《饮酒》中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借此表达对菊花的喜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暗示菊花的美无需过多言语,其自然之美已足以吸引人的眼球,形成小径,即所谓“成蹊”。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赞美了菊花的品质与风姿,同时也寓含了诗人的人格追求和生活态度。
海畔闲鸥,趁萧斋夜凉、同赋团雪。
又是疏帘吹雨,蕙枝香发。
漫诉琼箫旧怨,怕酒醒、垂杨凄绝。
而今便、不梦扬州,暗愁消瘦诗骨。尊前壮心易歇。
听山阳倦笛,何事轻别。客里登楼,都换故乡云物。
多少西园俊侣,待共觅、棕鞋青袜。
问恁日、顾曲人归,画栏重醉秋月。
长乡倦游复善病,闲来偶过临邛令。
故人朝夕拜下风,眼前车骑何雍容。
是时文君正新寡,窃听琴声绿窗下。
高堂为鼓一再行,琴心微挑意已倾。
归来家中徒四壁,慰饥独有远山色。
当垆自酤酒,观者何□□。
涤器杂佣保,身着犊鼻裈。
一钱不分何不可,风流岂谓羞王孙。
狗监能知子虚赋,词人深被君王慕。
四马高车还故里,县令先驱负弩矢。
丈夫遇合会有时,彼富人者那得知。
王孙此时愿已满,自言女尚长卿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