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来已识阳当震,北望谁云岁在燕!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黯然(àn rán)的意思:形容心情沮丧,没有希望。
抽毫(chōu háo)的意思:指非常细心、精细,连最细微的东西都能注意到。
春云(chūn yún)的意思:春天的云彩。比喻美好的景象或充满希望的事物。
海角(hǎi jiǎo)的意思:指海的角落,比喻极远的地方。
灵槎(líng chá)的意思:指人的才智、思想等非常聪明、敏锐。
流年(liú nián)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
黏天(nián tiān)的意思:形容天空出现大片乌云,天昏地暗。
容易(róng yì)的意思:形容事情非常容易,就像翻手掌一样简单。
蜃市(shèn shì)的意思:蜃市是指虚幻的繁华市场或繁忙的场景。
应有(yīng yǒu)的意思:应该有的,理应拥有的
预拟(yù nǐ)的意思:预先计划或安排事情,事先做好准备。
浴日(yù rì)的意思:指阳光普照的日子,比喻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康富裕的景象。
中兴(zhōng xīng)的意思:指国家、民族或组织在困难时期经历挫折后重新崛起,兴盛发展的意思。
-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抗清英雄张煌言所作的《癸巳元日和友人韵》,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和个人志向。首句“灵槎容易度流年”寓言般地描述时光如梭,暗示岁月匆匆;“海角春云思黯然”则通过春云的黯淡,寄托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哀愁。
接下来,“地近虹津堪浴日”描绘出壮丽的自然景象,暗喻自己身处抗清前线,接近胜利的曙光;“潮生蜃市欲黏天”则以海市蜃楼的形象,象征着理想中的恢复大业即将实现。诗人感慨“东来已识阳当震”,意味着春天的到来和希望的觉醒,同时表达出对北方沦陷地区的深深挂念。
“北望谁云岁在燕!”一句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和对敌人的质问,暗示了对明朝政权失地的痛心。“先甲后庚应有象”可能是指历法上的推算,也隐含着对未来的期待和战略部署;最后,“抽毫预拟‘中兴篇’”表明诗人已准备好以笔墨记录并推动国家的复兴。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又有对国家未来的期盼,展现了张煌言作为民族英雄的坚定信念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 寿雪齐
高斋际晴雪,万象入遐观。
文章在公余事,闻望到欧韩。
千古微茫洙泗,浩浩发源伊洛,百折障狂澜。
歌咏武公志,儆折过铭盘。
济时心,调鼎手,未容闲。
重看印窠,垂锦花底压千官。
风说梅梢春信,一夜蜡痕香满,光动寿杯宽。
劝业鼎钟上,留待百年看。
满江红 为大丞相史公寿
柱石中朝,还不减、汾阳劝考。
人尽道、今年相府,南衙春早。
肘后不知金印大,书中渐觉群众疑少。
问南枝、消息几多春,调羹了。
宝窦暖,香云*。
睛云霁,西山晓。
见一星声入江淮渺。
愿神尖、长对寿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