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癸巳元日和友人韵》
《癸巳元日和友人韵》全文
明 / 张煌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灵槎容易流年海角春云黯然

地近虹津堪浴日,潮生蜃市黏天

东来已识阳当震,北望谁云岁在燕!

先甲后庚应有象,抽毫预拟中兴篇。」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黯然(àn rán)的意思:形容心情沮丧,没有希望。

抽毫(chōu háo)的意思:指非常细心、精细,连最细微的东西都能注意到。

春云(chūn yún)的意思:春天的云彩。比喻美好的景象或充满希望的事物。

海角(hǎi jiǎo)的意思:指海的角落,比喻极远的地方。

灵槎(líng chá)的意思:指人的才智、思想等非常聪明、敏锐。

流年(liú nián)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

黏天(nián tiān)的意思:形容天空出现大片乌云,天昏地暗。

容易(róng yì)的意思:形容事情非常容易,就像翻手掌一样简单。

蜃市(shèn shì)的意思:蜃市是指虚幻的繁华市场或繁忙的场景。

应有(yīng yǒu)的意思:应该有的,理应拥有的

预拟(yù nǐ)的意思:预先计划或安排事情,事先做好准备。

浴日(yù rì)的意思:指阳光普照的日子,比喻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康富裕的景象。

中兴(zhōng xīng)的意思:指国家、民族或组织在困难时期经历挫折后重新崛起,兴盛发展的意思。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抗清英雄张煌言所作的《癸巳元日和友人韵》,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和个人志向。首句“灵槎容易度流年”寓言般地描述时光如梭,暗示岁月匆匆;“海角春云思黯然”则通过春云的黯淡,寄托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哀愁。

接下来,“地近虹津堪浴日”描绘出壮丽的自然景象,暗喻自己身处抗清前线,接近胜利的曙光;“潮生蜃市欲黏天”则以海市蜃楼的形象,象征着理想中的恢复大业即将实现。诗人感慨“东来已识阳当震”,意味着春天的到来和希望的觉醒,同时表达出对北方沦陷地区的深深挂念。

“北望谁云岁在燕!”一句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和对敌人的质问,暗示了对明朝政权失地的痛心。“先甲后庚应有象”可能是指历法上的推算,也隐含着对未来的期待和战略部署;最后,“抽毫预拟‘中兴篇’”表明诗人已准备好以笔墨记录并推动国家的复兴。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又有对国家未来的期盼,展现了张煌言作为民族英雄的坚定信念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作者介绍
张煌言

张煌言
朝代:明   字:玄著   号:苍水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生辰:1620—1664年

张煌言(1620—1664年),字玄著,号苍水,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张煌言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猜你喜欢

如梦令 和曲山韵

仁宦须求遭遇。
不顾已沾泥絮。
攘攘世间人,总被虚名引去。
引去。
引去。
光景促于朝暮。

(0)

浣溪沙 送刘仲元赴平定州亲迎

青鸟西传燕尔期。
乘龙喜气见修眉。
芳*浓似去年时。
禁脔名香天盼重,玉台春暖镜鸾栖。
人生乐处是新知。

(0)

水调歌头 寿雪齐

高斋际晴雪,万象入遐观。
文章在公余事,闻望到欧韩。
千古微茫洙泗,浩浩发源伊洛,百折障狂澜。
歌咏武公志,儆折过铭盘。
济时心,调鼎手,未容闲。
重看印窠,垂锦花底压千官。
风说梅梢春信,一夜蜡痕香满,光动寿杯宽。
劝业鼎钟上,留待百年看。

(0)

满江红 为大丞相史公寿

柱石中朝,还不减、汾阳劝考。
人尽道、今年相府,南衙春早。
肘后不知金印大,书中渐觉群众疑少。
问南枝、消息几多春,调羹了。
宝窦暖,香云*。
睛云霁,西山晓。
见一星声入江淮渺。
愿神尖、长对寿眉青,

(0)

好事近 春寒继刘君卿韵三首

斗柄转春城,向暖小桃开彻。
不似今年正月,过深冬时节。
故将新巧发阴机,春事未容说。
且就驱云风帚,埽西山晴雪。

(0)

浣溪沙 王中丞许赠新香不至,书此以催之

珍品无多百和浓。
露沾婆律湿兰丛。
喜分新供到南丰。
螺甲未融金雀饼,芳菲已梦碧湘宫。
宝猊先障绣帘风。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