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将兴汉德凉,活麟天把付锄商。
- 注释
- 礼乐:指古代的礼仪和音乐,象征着文化秩序。
将兴:即将兴起。
汉德:汉朝的美德或盛世。
凉:清新、清明。
活麟:麒麟,古代吉祥兽,象征祥瑞。
天把付:天意赋予。
锄商:农夫,这里可能暗指改变命运的人。
周官:周朝的官员或制度。
千载:千年。
黄壤:泛指土地,也暗示历史沉淀。
两汉:东汉与西汉。
献王:进献给神明或君王,也可能指代贤明的君主。
- 翻译
- 礼仪乐章即将复兴,汉朝美德渐显清凉。
麒麟天意赋予农夫锄头,象征着新的时代开启。
- 鉴赏
这首诗名为《咏史·河间献王》,作者是宋末元初的陈普。诗中通过描绘礼乐之兴与河间献王的历史关联,表达了对汉代文化的怀念和对古代贤王的敬仰。
首句“礼乐将兴汉德凉”暗示了汉朝时期文化道德的复苏,"礼乐"象征着文明秩序,"汉德"代表汉朝的美德,"凉"字则寓含一种清新、复苏的气息。
次句“活麟天把付锄商”中的“活麟”通常象征吉祥和贤明,这里可能暗指河间献王刘德,因其好学不倦,被赞誉为麒麟儿。"天把付锄商"则意味着上天赋予他治理国家的才能,如同农夫耕作般精心培育文化。
第三句“周官千载埋黄壤”借周朝官员的典故,强调历史的悠久和人才的沉淀,"千载埋黄壤"表达对前人智慧的追忆。
最后一句“两汉如今几献王”以对比的方式,询问自两汉以来是否还能出现如河间献王这般重视学问、推动文化繁荣的贤王,表达了诗人对后世的期待和对河间献王的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典故为背景,赞扬了河间献王的文治武功,同时也寓含了对传统文化复兴的呼唤。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陪陈帅登孺子亭一首
未上滕王阁,先登孺子亭。
朝廷党锢传,湖海少微星。
独善非忘世,高风自有灵。
东湖山上色,长为此人青。
次韵王微之登高斋
台殿荒墟辱井堙,豪华不复见临春。
北山漠漠云垂地,南埭悠悠水映人。
驰道蔽亏松半死,射场埋没雉多驯。
登高一曲悲亡国,想绕红梁落暗尘。
天问
鸿冥未判初,动静根已互。
阴阳无停机,一阖一辟户。
太虚本块气,无形何八柱。
四时自尔行,列星自尔布。
吾闻女娲氏,曾把五色补。
补处绝无痕,亦有未补处。
日无息不运,何处独阴雾。
有龙衔烛照,终日烧不住。
玉川子有言,日月作眼行。
应不外幽独,同此双眼睛。
彼何地而暗,乃假烛以明。
亦有无烛地,暗塞幽冥冥。
吾不解其故,苍苍徒具形。
试唤卢仝鬼,为我叩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