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宣 歙 道 中 宋 /杨 万 里 天 斋 玉 立 万 孱 颜 ,三 日 深 行 紫 翠 间 。便 是 昨 来 千 佛 阁 ,望 中 见 此 两 州 山 。诗 家 寒 刮 少 陵 骨 ,宫 样 高 梳 西 子 鬟 。秪 好 遥 看 莫 登 览 ,今 晨 登 处 鬓 都 班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便是(biàn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一旦达到某种程度或状态,就不再有其他变化。
孱颜(chán yán)的意思:形容面色憔悴、苍白无华。
登览(dēng lǎn)的意思:指上山或高处游览、观赏。
佛阁(fó gé)的意思:指寺庙或寺院。
宫样(gōng yàng)的意思:形容建筑物或景色宏伟壮观,美丽如宫殿。
家寒(jiā hán)的意思:家境贫寒,生活困苦。
三日(sān rì)的意思:指短时间内,只有三天的时间。
少陵(shǎo líng)的意思:指被贬谪或流亡的人。
诗家(shī jiā)的意思:指擅长写诗的人,也可指诗人或诗歌家。
天齐(tiān qí)的意思:指众多人的心思、行动一致,达到了一种和谐、统一的状态。
望中(wàng zhōng)的意思:望中指的是远远望见中心,形容目光所及的地方都是中心,也可指期望的对象或目标。
西子(xī zǐ)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遥看(yáo kàn)的意思:从远处观察,不能近距离接触或了解事物的真实情况。
玉立(yù lì)的意思:形容人的姿态美丽、挺拔。
祗好(zhī hǎo)的意思:只是好;仅仅好
中见(zhōng jiàn)的意思:指能够从一件事物的局部看出整体的特点或本质。
昨来(zuó lái)的意思:指过去的一段时间,通常指最近的过去。
- 注释
- 天齐玉立:形容天齐山高耸如玉,姿态优美。
万孱颜:形容山势众多,形态各异。
三日深行:连续走了三天的山路。
千佛阁:一处著名的佛教建筑。
两州山:可能指诗人所在地区的两座山脉。
诗家寒刮少陵骨:比喻诗人的风格清冷,有杜甫(杜少陵)的骨气。
宫样高梳西子鬟:形容女子发髻高耸,如同西施般的美丽。
祗好遥看:只能远远欣赏,不能近观。
莫登览:不要登山游览。
今晨登处:今日早晨我登高之处。
鬓都斑:形容因年老而头发斑白。
- 翻译
- 天齐山峻峭如玉,万千风貌展现在眼前
我在紫色翠绿的山谷中走了三天
即使是昨天我游览了千佛阁
从那里远望,只见两州的山峦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宣歙道中所见的壮丽景象。"天齐玉立万孱颜,三日深行紫翠间"一句,形容山峰如同玉立,气势非凡,诗人在其间深入探幽。接下来的"便是昨来千佛阁,望中见此两州山"表明诗人昨日所至之处是一座千佛阁,从那里可以远眺两州的山峦。
以下几句"诗家寒刮少陵骨,宫样高梳西子鬟"则是对历史诗人的赞美。其中"诗家"指的是古代著名的诗人,如杜甫等,他们的才华犹如寒风中难以触及的骨骼,坚不可摧。而"宫样高梳西子鬟"则形容诗中的山势,就像宫阙一般高峻,其峰峦之美,如同女子的鬟发一样令人赞叹。
最后两句"祗好遥看莫登览,今晨登处鬓都斑"表达了诗人对景色的喜爱和敬畏之心。诗人认为这种景色只能远观,不可轻易攀登,而在这清晨自己终于登临,发现山峰如同老人的鬓发一样斑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历史诗人才华的赞美,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的艺术情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浮碇冈
洪水未必能流山,别岛安得居人间。
扶桑夜半光吐焰,铜龙白昼飞尘寰。
初闻其事惊且异,传言岂或流千蛮。
试将图牒为考订,山中记载皆班班。
扶藜喜作山中行,胜处不复愁天悭。
楼台自是人隔绝,峰岫直与天回环。
凭虚搜冥一眺望,日观朱明两山向。
乃知云浮山更浮,二山总在三山上。
从来凡眼不见识,怪怪奇奇千万状。
我疑灵窦皆国宝,不待山人留心匠。
丹崖佛迹直末耳,天巩名山世基仗。
干戈昔为闻马嵬,有坛百尺那能开。
坐中一笑失道士,国势随灭如烟埃。
清庙祀典岁岁举,庆基福地源源来。
愿将此山比南山,歌诗直纪山之隈。
《浮碇冈》【宋·傅烈】洪水未必能流山,别岛安得居人间。扶桑夜半光吐焰,铜龙白昼飞尘寰。初闻其事惊且异,传言岂或流千蛮。试将图牒为考订,山中记载皆班班。扶藜喜作山中行,胜处不复愁天悭。楼台自是人隔绝,峰岫直与天回环。凭虚搜冥一眺望,日观朱明两山向。乃知云浮山更浮,二山总在三山上。从来凡眼不见识,怪怪奇奇千万状。我疑灵窦皆国宝,不待山人留心匠。丹崖佛迹直末耳,天巩名山世基仗。干戈昔为闻马嵬,有坛百尺那能开。坐中一笑失道士,国势随灭如烟埃。清庙祀典岁岁举,庆基福地源源来。愿将此山比南山,歌诗直纪山之隈。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3767c6f969122a0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