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来鬼璧沙丘近,威动神鞭海石惊。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纮(bā hóng)的意思:指天地的八方。
不尽(bù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或没有限制
长生(cháng shēng)的意思:长期生存,永远存在。
眈眈(dān dān)的意思:形容贪婪、垂涎欲望强烈的样子。
功名(gōng míng)的意思:
[释义]
(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构成]
并列式:功+名
[例句]
求取功名。(作宾语)虎视(hǔ shì)的意思:形容目光犀利、警觉敏锐。
琅邪(láng yá)的意思:指音乐声、歌声等悦耳动听的声音。
三山(sān shān)的意思:形容事物数量多、庞大。
沙丘(shā qiū)的意思:形容沙漠中的沙丘,比喻事物的数量众多且密集。
圯上(yí shàng)的意思:圯上是一个指代人们生活的地方或工作场所的成语,也可表示在某个地方或职位上。
知人(zhī rén)的意思:了解人的性格和能力,并恰当地安排工作或职位。
不知人(bù zhī rén)的意思:不了解他人的真实面貌或不懂得辨别人的为人品行。
琅邪台(láng yá tái)的意思:指官员聚集的地方,也用于形容聚集人才的地方。
虎视眈眈(hǔ shì dān dān)的意思:形容凶猛的目光盯着猎物,准备攻击或捕捉。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的《读秦纪》,通过对琅邪台的描绘,寓言式地反映了对秦朝暴政的反思和历史的沉思。首句“琅邪台上晚云平”,以傍晚时分琅邪台上的云海平展,营造出一种苍茫的历史氛围。次句“虎视眈眈隘八纮”运用比喻,将秦始皇的残暴统治比作猛虎窥伺四方,形象生动。
“万里不知人半死”揭示了秦朝苛政下人民生活的困苦,万里疆域内尸骨遍野,生灵涂炭。“三山空觅草长生”则借长生不老的传说,讽刺秦始皇追求仙丹长生的虚妄,暗示其统治的短促。
“兆来鬼璧沙丘近,威动神鞭海石惊”两句进一步深化主题,鬼璧沙丘象征着秦始皇陵的荒凉,而神鞭海石惊则形容其威势之盛,然而这一切都已成过眼云烟。“书外有书焚不尽”暗指秦朝文献的销毁,但历史真相不会因焚烧而消失,最后以“一编圯上汉功名”收尾,寓意秦朝的灭亡与汉朝的兴起,历史的更迭。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遗迹为载体,通过象征和隐喻,表达了对秦朝暴政的批判和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