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秦纪》
《读秦纪》全文
宋 / 林景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琅邪台上晚云平,虎视眈眈八纮

万里不知人半死,三山空觅草长生

兆来鬼璧沙丘近,威动神鞭海石惊。

书外有书焚不尽,一编圯上功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八纮(bā hóng)的意思:指天地的八方。

不尽(bù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或没有限制

长生(cháng shēng)的意思:长期生存,永远存在。

眈眈(dān dān)的意思:形容贪婪、垂涎欲望强烈的样子。

功名(gōng míng)的意思:

[释义]
(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构成]
并列式:功+名
[例句]
求取功名。(作宾语)

虎视(hǔ shì)的意思:形容目光犀利、警觉敏锐。

琅邪(láng yá)的意思:指音乐声、歌声等悦耳动听的声音。

三山(sān shān)的意思:形容事物数量多、庞大。

沙丘(shā qiū)的意思:形容沙漠中的沙丘,比喻事物的数量众多且密集。

圯上(yí shàng)的意思:圯上是一个指代人们生活的地方或工作场所的成语,也可表示在某个地方或职位上。

知人(zhī rén)的意思:了解人的性格和能力,并恰当地安排工作或职位。

不知人(bù zhī rén)的意思:不了解他人的真实面貌或不懂得辨别人的为人品行。

琅邪台(láng yá tái)的意思:指官员聚集的地方,也用于形容聚集人才的地方。

虎视眈眈(hǔ shì dān dān)的意思:形容凶猛的目光盯着猎物,准备攻击或捕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的《读秦纪》,通过对琅邪台的描绘,寓言式地反映了对秦朝暴政的反思和历史的沉思。首句“琅邪台上晚云平”,以傍晚时分琅邪台上的云海平展,营造出一种苍茫的历史氛围。次句“虎视眈眈隘八纮”运用比喻,将秦始皇的残暴统治比作猛虎窥伺四方,形象生动。

“万里不知人半死”揭示了秦朝苛政下人民生活的困苦,万里疆域内尸骨遍野,生灵涂炭。“三山空觅草长生”则借长生不老的传说,讽刺秦始皇追求仙丹长生的虚妄,暗示其统治的短促。

“兆来鬼璧沙丘近,威动神鞭海石惊”两句进一步深化主题,鬼璧沙丘象征着秦始皇陵的荒凉,而神鞭海石惊则形容其威势之盛,然而这一切都已成过眼云烟。“书外有书焚不尽”暗指秦朝文献的销毁,但历史真相不会因焚烧而消失,最后以“一编圯上汉功名”收尾,寓意秦朝的灭亡与汉朝的兴起,历史的更迭。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遗迹为载体,通过象征和隐喻,表达了对秦朝暴政的批判和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感慨。

作者介绍

林景熙
朝代:元

猜你喜欢

东居杂诗十九首·其十五

槭槭秋林细雨时,天涯飘泊欲何之?

空山流水无人迹,何处蛾眉有怨词?

(0)

集定庵句,柬鹓雏、楚伧

连宵灯火燕秋堂,歌板无寥舞袖凉。

等是才华不巉削,勿徒须鬓矜斑苍。

逢君只合千场醉,篆墓何须百草长?

误我归期知几许,南风愁绝北风狂。

(0)

鹧鸪天

蝶梦蘧然别有天,蝇钻故纸几何年。

在山远志何如草,入世忘忧不藉萱。

身外物,句中玄,一回揽镜一欣然。

川如碧玉山如黛,不是吴儿也叩舷。

(0)

子用济有远行诗以贻之·其一

吾子廉吏孙,读书昧生理。

三十未成名,徒然还乡里。

外侮旋复来,内忧方未已。

忽然远行役,披衣中夜起。

明星光在天,河流正弥弥。

行云有返期,游子靡所止。

揽涕下高堂,长途从此始。

(0)

己亥杂诗·其三○○

房山一角露崚嶒,十二连桥夜有冰。

渐进城南天尺五,回灯不敢梦觚棱。

(0)

己亥杂诗·其二二○

皇初任土乃作贡,卅七亩山可材众。

媪神笑予无贫法,丹徒陆生言可用。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