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荒祠山下溪,系牲断石是谁题?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而又深沉的画面,通过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古庙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以及历史遗迹与时间流逝之间的对比。
首句“山上荒祠山下溪”,以“荒祠”点明古庙的破败景象,与“山下溪”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荒凉的庙宇与潺潺的溪水,一静一动,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画面。
次句“系牲断石是谁题?”则将读者的思绪引向对古庙背后故事的遐想。系牲,即祭祀时系牲畜于神像前,断石则可能是指庙宇或碑刻上的石块断裂,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引发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此句以问句的形式,留给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仿佛在询问这断石上题字的由来,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第三句“落日行人更回首”,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行人在经过古庙时不由自主地回望的情景。夕阳的余晖为画面增添了一抹温暖而哀愁的色彩,行人的回首则表达了对古迹的敬仰和对过往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不可逆性和生命的短暂。
最后一句“青枫树里鹧鸪啼”,以“青枫”和“鹧鸪”的啼鸣作为收尾,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氛围。青枫树象征着秋天的萧瑟,而鹧鸪的啼叫则常被古人用来表达离愁别绪和对故乡的思念。这两者的结合,不仅丰富了画面的视觉和听觉元素,也深化了主题,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饱满和复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古庙、自然景观以及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历史、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一幅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艺术画卷,更是对时间流逝、生命意义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探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咏泉州刺桐
闻得乡人说刺桐,叶先花发始年丰。
我今到此忧民切,只爱青青不爱红。
腊梅香
爱日初长。正园林才见,万木凋黄。
槛外朝来,已见数枝,复欲掩映回廊。赐与东皇。
付芳信、妆点江乡。想玉楼中,谁家艳质,试学新妆。
桃杏苦寻芳。纵成蹊,岂能似恁清香。
素艳妖娆,应是尽夜,曾与明月添光。瑞雪冰霜。
浑疑是、粉蝶轻狂。待拚吟赏,休听画楼,横管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