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盟,吕氏争。
臣不如陵吕氏獗,刘氏绝臣不如勃?
平乎平乎智有馀,胡为甘此两不如。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李东阳所作的《臣不如》,主要探讨了刘姓和吕姓两个家族之间的纷争。诗中通过"刘氏盟,吕氏争"开篇,暗示了两个家族的矛盾对立。接着,诗人以"臣不如陵吕氏獗,刘氏绝臣不如勃"这两句,对比了臣子在两家中的地位和处境,表达了对臣子在复杂局势中选择的困惑。
"平乎平乎智有馀",诗人认为这些臣子看似明智,但实际上他们的选择过于平衡,可能过于追求个人利益。"胡为甘此两不如"则质问他们为何甘愿处于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最后,诗人总结道:"兹言非智还非愚,平乎竟尔为身图",认为这种看似理智的选择实则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量,而非真正的智慧或愚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隐晦描绘,揭示了人性在权谋斗争中的微妙抉择,以及对个人私利的考量,具有一定的历史反思和人性洞察。
读公出谷诗,语峻有骨肋。
使我两目明,烛笼照昏黑。
欲和辄复已,夜漏下几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