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晁元默和李季章参政长句因寄呈李参·其一》
《次韵晁元默和李季章参政长句因寄呈李参·其一》全文
宋 / 韩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雅怀何地不为春,弭节临川亦载欣。

万事悠悠俱昨梦,一身落落掩前闻。

山焚玉石何难辨,水杂淄渑未易分。

喜见故家新筑就,试看灵谷赋烟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故家(gù jiā)的意思:指故乡、家乡,也可以指旧居、故居。

临川(lín chuān)的意思:指临时担任某个职务或角色。

灵谷(líng gǔ)的意思:指人的头脑聪明敏捷,思维敏锐。

落落(luò luò)的意思:形容人的风度和气质高雅、自信从容。

弭节(mǐ jié)的意思:指停止战斗或争端,和解或调停。

试看(shì kàn)的意思:试探观察,先行试试看。

万事(wàn shì)的意思:万事如意是一个祝福的词语,意思是希望一切事情都能如愿以偿,顺利成功。

未易(wèi yì)的意思:指事物未经改变或未经易变,保持原状。

雅怀(yǎ huái)的意思:指人的气质高雅,心胸宽广,内心深沉。

一身(yī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具备了多种特质或才能。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玉石(yù shí)的意思:比喻宝贵的东西或人才。

淄渑(zī miǎn)的意思:指位于淄河河畔的地方,也用来形容地方偏僻、荒凉。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韩淲所作,名为《次韵晁元默和李季章参政长句因寄呈李参(其一)》。在诗中,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雅怀何地不为春,弭节临川亦载欣”描绘了诗人无论身处何地,心中都充满着对春天的喜爱与期待,即使是在临川这样的地方,也充满了欢欣。这里运用了“雅怀”一词,表达了诗人高雅的情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颔联“万事悠悠俱昨梦,一身落落掩前闻”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思考。他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短暂而虚幻的,如同过去的梦境一般,而自己也如同一个孤独的行者,掩盖了往昔的名声与荣耀,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颈联“山焚玉石何难辨,水杂淄渑未易分”通过对比山上的玉石与水中的淄渑(两种不同的水质),强调了事物本质的清晰与区分的困难,暗示了社会中真假难辨的现象。

尾联“喜见故家新筑就,试看灵谷赋烟云”则以欣喜的心情回顾了旧日家园的重建,并展望未来,希望在灵谷之地,能够看到如烟如云的美好景象,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深刻洞察与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韩淲

韩淲
朝代:宋   字:仲止   号:涧泉   生辰:biāo)(1159—1224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你喜欢

吏隐宜春郡诗十首·其三

吏隐宜春郡,追惟二相贤。

节明天宝日,业茂会昌年。

友善曾何累,朋诬亦自煎。

不才非不幸,异代若差肩。

(0)

谒金门.春晚

风共雨。催尽乱红飞絮。百计留春春不住。

杜鹃声更苦。细柳官河狭路。几被婵娟相误。

空忆坠鞭遗扇处。碧窗眉语度。

(0)

次韵学士重阳雪中见招不赴前后十六首·其六

天涯憔悴向谁陈,不死由来是谷神。

蒲柳衰姿依术士,桑榆晚景属谈宾。

言存赵氏惟韩厥,力定周邦赖贾辛。

尚论古人犹未足,投闲更欲讲王春。

(0)

寿崔西清·其一

武侯王佐材,有胆大如屋。

爱之莫助之,只手挈全蜀。

淋漓出师表,所举良且淑。

孔鸾非不佳,健翮欠鸿鹄。

先生能休休,用众不用独。

何止福蜀人,为作天下福。

(0)

岁暮山中纪事·其三

乡风腊廿五,比户然爆竹。

穷阴挟黄昏,霹雳起空屋。

梁间鬼拍手,笑人未免俗。

罔两白昼行,渠尔一爆逐。

(0)

岑公洞

洞从开辟有,翁独擅真清。

磴古苍苔涩,岩空细溜明。

谁刊新即事,尽剔旧题名。

太息今犹古,江山不世情。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