鹍鸡先晨鸣,哀风迎夜起。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风(āi fēng)的意思:指悲伤的氛围或悲痛的情感。
安所(ān suǒ)的意思:指心安处,安身立命之所。
伯夷(bó yí)的意思:指遵循道义原则,舍弃权力和利益的人。
朝市(cháo shì)的意思:指早晨的市场,也泛指热闹的市集。
巢居(cháo jū)的意思:指人们长期定居在一个地方,不愿离开或迁徙。
大隐(dà yǐn)的意思:指逃避世俗纷扰,隐居山林或深山老林中的意思。
得天(dé tiān)的意思:得到上天的赐予或恩惠
放神(fàng shén)的意思:专心致志,全神贯注
分得(fēn de)的意思:指按照一定的原则或规则进行分配,每个人都能得到自己应得的份额。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寒泉(hán quán)的意思:指冷清、寂寞无人的景象或境况。
矫性(jiǎo xìng)的意思:指纠正或改正某种不良的习性或行为,使之变得正常或正确。
绝迹(jué jì)的意思:彻底消失或灭绝
陵薮(líng sǒu)的意思:指人才出众的地方,比喻聚集了许多有才华的人。
明世(míng shì)的意思:明世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明”指明亮、清晰,而“世”表示世界、人世间。整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的才华、品德或行为在世人中得到广泛认可和赞许。
能无(néng wú)的意思:能力无限,无所不能。
凝霜(níng shuāng)的意思:形容冷静、淡泊、清雅。
偏智(piān zhì)的意思:指人的智慧偏向某一方面,不够全面或不够成熟。
平时(píng shí)的意思:平时指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常时刻,与特殊时刻相对。
齐终(qí zhōng)的意思:指事物达到同一目标或同一结果。
青云(qīng yún)的意思:指人的前途或成就非凡,超越常人,得到高位或高官厚禄。
穷山(qióng shān)的意思:指山势险峻、地势贫瘠的山。
盛明(shèng míng)的意思:形容光彩照人,声名显赫。
首阳(shǒu yáng)的意思:指日出的第一缕阳光,也用来比喻事物刚刚开始或者新的一天的开始。
所期(suǒ qī)的意思:所期指的是期望、盼望的意思。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天和(tiān hé)的意思:指天地之间和谐相处,形容世界太平、人民安乐。
推分(tuī fēn)的意思:推分是指在考试或评分中将分数提高或增加。
小隐(xiǎo yǐn)的意思:隐藏、掩藏自己的行迹或真实意图。
隐隐(yǐn yǐn)的意思:隐隐指的是模糊、朦胧、不明显的状态。
玉趾(yù zhǐ)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的脚趾。
云外(yú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世纷嚣,超脱尘俗的境地。
至理(zhì lǐ)的意思:指最正确、最合乎道理的观点或理论。
终始(zhōng shǐ)的意思:终点和起点,从开始到结束。
众人(zhòng rén)的意思:指许多人,大家,众多的人群。
中林(zhōng lí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行业中居于中等水平的人或事物。
周才(zhōu cái)的意思:指全面才能出众的人。
柱史(zhù shǐ)的意思:柱石,指古代纪念碑上刻写的历史记载。比喻重要的历史资料或纪实。
朱颜(zhū yán)的意思:朱颜指的是红色的脸色,形容人的面色红润。
巢居子(cháo jū zǐ)的意思:指待在家中不愿外出或不愿离开舒适环境的人。
中林士(zhōng lín shì)的意思:指在官场或社会中地位高、声望大、才干出众的人。
- 鉴赏
这首《反招隐诗》由魏晋时期的王康琚所作,其文笔深沉,情感丰富,通过对比隐居与世俗生活,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深刻反思。
诗的开篇“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以“小隐”与“大隐”的对比,揭示了隐逸的两种不同境界,前者是远离尘嚣的小范围隐居,后者则是身处繁华都市中的心灵隐逸。接着,“伯夷窜首阳,老聃伏柱史”引用历史人物,进一步阐述了隐逸的不同方式,伯夷选择在首阳山隐居,而老子则在官场中保持超然态度。
“昔在太平时,亦有巢居子。今虽盛明世,能无中林士。”诗人回顾过去,赞美在太平盛世中也有选择隐居的智者,同时指出即使在当今盛世,也难以避免内心深处寻求隐逸之士的存在。这里既有对历史的缅怀,也有对现实的反思。
“放神青云外,绝迹穷山里。鹍鸡先晨鸣,哀风迎夜起。”诗人描绘了一幅远离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鹍鸡的晨鸣与夜晚的哀风,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也暗示了隐逸生活的孤独与寂寞。
“凝霜凋朱颜,寒泉伤玉趾。”霜冻与寒泉象征着隐逸生活的艰苦与挑战,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隐逸者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与同情。
“周才信众人,偏智任诸己。”这一句强调了个人智慧与社会大众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体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自我。
“推分得天和,矫性失至理。”诗人在此探讨了隐逸与天道、人性之间的关系,认为真正的隐逸不仅是逃避,更是一种顺应自然、保持本性的智慧。
最后,“归来安所期,与物齐终始。”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与世俗生活之间关系的思考,认为无论是隐居还是参与社会,都应该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与万物同生共死,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综上所述,《反招隐诗》不仅是一首对隐逸生活的深刻反思之作,也是对人生哲学的深入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