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新 定 陪 太 守 一 百 五 夜 南 馆 玩 月 唐 /陆 龟 蒙 风 雨 教 春 处 处 伤 ,一 宵 云 尽 见 沧 浪 。全 无 片 烛 侵 光 彩 ,只 有 清 滩 助 雪 霜 。烟 蔽 棹 歌 归 浦 溆 ,露 将 花 影 到 衣 裳 。却 嫌 殷 浩 南 楼 夕 ,一 带 秋 声 入 恨 长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沧浪(cāng láng)的意思:指江河水流的浩渺之势,也用来形容岁月的变迁和世事的变化。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光彩(guāng cǎi)的意思:形容光辉、荣耀、美丽等光彩夺目。
南楼(nán lóu)的意思:指高楼大厦中的南面楼阁,比喻地位高、权势大的人。
浦溆(pǔ xù)的意思:形容水流急湍的样子。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雪霜(xuě shuāng)的意思:形容寒冷冰冻的天气。
衣裳(yī shang)的意思:指衣服,也可用来形容衣着。
一带(yí dài)的意思:一片区域,一片地方
有清(yǒu qīng)的意思:有清指事物有清晰、明确的界限或界面。
棹歌(zhào gē)的意思:指划船时的船夫唱歌,比喻工作努力、精神饱满。
只有(zhǐ yǒu)的意思:表示仅仅、唯一、只有
- 注释
- 教:使,导致。
沧浪:形容水色深青碧绿,这里指大海。
片烛:指零星或微弱的烛光。
清滩:清澈的河滩。
殷浩:古代诗人,此处借代有哀愁的人。
秋声:秋天的风声、虫鸣等,常引申为悲凉之声。
恨长:愁绪漫长。
- 翻译
- 风雨使春天处处受摧残,一夜云消露出苍茫大海。
没有一丝烛光来增添光彩,只有清澈河滩映照着雪霜。
烟雾遮挡了船歌回荡在水边,露水带着花影洒落在衣裳。
却厌恶殷浩在南楼的傍晚,秋声连绵融入深深的哀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风雨过后的春夜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述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开篇两句“风雨教春处处伤,一宵云尽见沧浪”写出了春天在风雨洗礼后所呈现出的凄清景色。春天本应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但在这场风雨之后,却显得有些受损和哀伤。一夜的时间,风云变幻,最终云雾散去,露出了广阔的水面,似乎一切都被洗涤了一般。
接着“全无片烛侵光彩,只有清滩助雪霜”则描绘了一个没有灯火的夜晚,月光和星辉也不耀眼,但却有清澈的溪流声响起,与初春的寒冷相得益彰。这里的“全无片烛”可能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淡泊。
中间两句“烟蔽棹歌归浦溆,露将花影到衣裳”展示了诗人行走于一片迷雾之中的情景。诗人听到了远处的船夫歌声,他的脚步也随着声音渐渐靠近水边。同时,春夜的露珠在花瓣上闪耀,将花的影子印在他的衣摆上,这是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
末尾两句“却嫌殷浩南楼夕,一带秋声入恨长”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留恋和不舍。尽管春夜有其独特之美,但诗人的心中似乎更怀念那些在南楼度过的黄昏时分,那些时光如同一股清泉,流进了他的哀愁之中,使得他对往事的思念更加深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与艺术造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八节长欢.戊申元旦
荔粉桃符,饯将残催送新年。
晴霞千岭树,藻日五湖烟。
苹洲何在,登台远眺,一城画鼓红弦。
唤起汀花陌柳,尽要争先。寻春犹记樊川。
当时有、水嬉胜事堪传。霅馆更题笺。
行乐处,黄云满秋田。喜今日,恰又逢、霁景暄妍。
也应是、太平有象,溪山莫负樽前。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