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经剡雪通姿晢,筠度湘秋刮骨清。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惠 白 团 扇 宋 /张 埴 藤 经 剡 雪 通 姿 哲 ,筠 度 湘 秋 刮 骨 清 。两 洁 不 容 尘 有 污 ,一 圆 还 与 世 无 争 。生 来 肖 貌 难 为 遁 ,老 去 挥 毫 岂 足 名 。林 下 好 风 差 自 快 ,忍 歌 桃 叶 若 为 情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容(bù róng)的意思:不可容忍、不能容忍
骨清(gǔ qī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质高尚,心地纯洁。
刮骨(guā gǔ)的意思:彻底清除或剔除某事物。
挥毫(huī háo)的意思:挥毫是指用毛笔挥动,表示书法家挥毫泼墨,意味着写作或创作的动作。
老去(lǎo qù)的意思:指人年纪渐长,年老体衰。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难为(nán wéi)的意思:为难、困扰、不容易
若为(ruò wéi)的意思:如果成为、如果是
生来(shēng lái)的意思:指天生、自然具备某种品质或特点。
桃叶(táo yè)的意思:比喻人的容貌、举止、行为等与内在不相称。
为情(wéi qíng)的意思:为了情感而做某事,出于情感而行动。
肖貌(xiào mào)的意思:形容人的相貌非常相似,几乎一模一样。
一圆(yī yuán)的意思:指完整、圆满、完全。
自快(zì kuài)的意思:自己高兴、自得其乐
与世无争(yǔ shì wú zhēng)的意思:不与世俗争斗,追求宁静和平。
- 翻译
- 藤蔓穿过剡地的白雪,展现出智慧的姿态,翠竹度过湘江的秋风,如同刮骨般清凉。
它们的洁净不容一丝尘埃玷污,圆满的形态不与世间纷争抗争。
自出生就形貌出众难以隐藏,年老时提笔作画又何需追求名声。
在林下的清风中,我感到自在愉快,怎忍心唱出桃叶般的哀愁之情。
- 注释
- 藤:植物名,指藤蔓。
剡:古代地名,今浙江嵊州。
姿晢:智慧的姿态。
筠:竹的一种,如湘妃竹。
刮骨清:形容竹子的清冷如刮骨般。
两洁:指藤和竹的洁净。
尘有污:尘埃玷污。
一圆:指事物的圆满形态。
世无争:不参与世俗的纷争。
肖貌:相似的外貌。
遁:隐藏。
挥毫:挥动笔墨。
名:名声。
林下:指隐居之处,林间。
差自快:稍微感到愉快。
桃叶:典故,指桃叶姐,王献之的情人。
若为情:怎能表达那种情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以书法和绘画自娱的隐逸生活。"藤经剡雪通姿晢,筠度湘秋刮骨清"中的“藤经”指的是用藤蔓制成的笔筒,而“筠度”则是竹制的尺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书法和绘画工具的精心挑选,以及追求作品的纯净与清新。"两洁不容尘有污,一圆还与世无争"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高标准和超脱世俗的态度。
"生来肖貌难为遁,老去挥毫岂足名"则透露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肯定,即便年老,也不以名利为目的,而是专注于艺术本身。"林下好风差自快,忍歌桃叶若为情"中,“林下好风”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而“忍歌桃叶若为情”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可能隐含的情感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艺术创作、隐逸生活和自然之美的描述,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与艺术纯粹的理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谢敬存见寄
锵然新诗堕崖谷,一片寒光浮越罗。
字搜珠玑竭贝阙,笔捲波浪乾银河。
未能力学自知愧,正使工诗奚足多。
矧兹小技尚未至,议论我私当如何。
送陈德润赴惠州
山行五日到崇安,欲往从之尚阻艰。
闻说惠州天样远,几时音问落人间。
送张舍人从军
大笑出门去,谁能笔砚囚。
十年浑不调,万里欲先侯。
衰尔吾将老,飞扬子未休。
他年身退遁,肯伴赤松游。
- 诗词赏析